南昌七月的火熱,抵不過一場“萬名學子走進南昌”活動迸發的青春熱浪。昨日,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子齊聚南昌,在紅色場館感悟革命精神,在城市規劃館觸摸發展脈搏,在重點企業對話產業前沿。一路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讓學子們從歷史認同走向城市認知,從信任建立邁向機遇發現。
觸摸歷史脈動 感知城市底蘊
在南昌市小平小道陳列館,學子們沉浸式感受改革開放的精神力量。一尊名為“改革開放從這里走來”的鄧小平同志銅像巍然矗立,背景墻上的文章《在江西的日子里》,吸引眾人駐足細讀。
“這是一條雜草叢生的田間小路,是工人們花了三天的時間專門為鄧小平同志修建的……”講解員深情講述著鄧小平同志在南昌的歲月,學子們凝神聆聽?!澳喜兄詈竦募t色歷史底蘊,更有質樸善良的民風,希望未來能在這里書寫屬于自己的故事?!眮碜员本煼洞髮W的汪志翔說。
來自廈門大學的楊立志剛剛參觀完江中藥谷等南昌企業,此刻站在南昌市小平小道陳列館里,直呼尋覓到南昌經濟活力四射的“密碼”:“這座城市將改革開放的精神深深鐫刻在了基因里?!?/p>
白天的“小平小道”之行讓學子們深刻理解了南昌的歷史擔當;而當夜幕降臨,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的璀璨燈火,則向年輕人們展示了這座城市的現代魅力。
華燈初上,古香古色的茶樓前,早已人頭攢動。隨著二樓雕花木窗“吱呀”一聲推開,婉轉的琵琶曲飄然而下,引得學子們紛紛駐足。街區內,“南昌”主題打卡墻、萬壽龍雕塑、玫瑰長椅等網紅打卡點前,快門聲此起彼伏。身著漢服的年輕身影穿梭其間,街頭音樂演出余音繞梁,古風舞蹈表演韻味悠長……學子們真切感受到南昌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消費完美融合的“煙火經濟學”智慧。
來自馬鞍山學院的許繼春說:“潮文化‘圈粉’年輕人,南昌拉動消費真有心,留在這里生活工作一定很美好?!?/p>
看見城市未來 點燃發展信心
在充實的一天里,青年學子們全方位感受著南昌的發展脈動:從城市規劃的宏偉藍圖到數據流動的智慧治理,再到產業發展的蓬勃活力。南昌高質量發展的壯美畫卷徐徐展開,學子們“選擇南昌、扎根南昌”的愿景變得清晰而真切。
上午11時,南昌規劃展示中心的總體規劃展區,巨大的水晶數字沙盤配合多媒體演示,清晰呈現出南昌當下的城市布局和未來發展規劃。中國科學院大學固體地球物理學專業的李澤坤說:“這比衛星地圖還直觀!”沙盤上,城市空間拓展、產業科學布局等板塊一目了然,引得中南大學交通工程專業的劉珈辰連連發問:“昌北機場三期和南昌東站如何聯動?”講解員指著沙盤解釋“空鐵聯運”設計時,學員已自發圍成半圈,有人甚至蹲下身平視沙盤細節,仿佛要將這座城市的未來刻進腦海。
轉入南昌城市大腦展廳,大屏幕上實時跳動的數字讓空間“未來感”拉滿?!爱斍昂槎几呒苘囁?2km/h,陽明路停車場剩余車位173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大數據技術與工程專業的侯新宇盯著交通熱力圖感嘆:“這些數據如果開放給企業,能孵化多少創新應用?”
隨后的江鈴新能源汽車的透明工廠模型,則讓學子們看見藍圖落地的力量。蘭州工業學院機械專業的彭浩貼著玻璃觀察生產線機械臂的運作軌跡,向記者說:“精度只有0.02毫米,這技術水平太厲害了?!?/p>
走進產業沃土 發現事業機遇
江中藥谷園區里綠樹成蔭,草木蔥蘢,學子們望著眼前的景致,忍不住贊嘆:“這‘中國最美工廠’果真名不虛傳,環境真好。”走進生產車間,機械臂正在精準執行提取工序,伸縮、抓取、移送產品,學子們圍在觀察窗前,看得十分專注。
廣東藥科大學藥學專業的林俊杰站在觀景平臺,看著屏幕上實時跳動的庫存數據,他表示:“從生產到倉儲全流程智能化,這效率太驚人了?!彼钢路降漠a線,語氣里滿是驚嘆,“書本上的全機械化制藥場景,在這里變成了觸手可及的現實。全機械化操作確保了無菌和精確,讓我真切感受到南昌藥物制造產業的蓬勃勢頭。南昌這些年發展日新月異,環境也宜居,未來我想在南昌從事制藥事業?!?/p>
中午時分,百路佳客車總裝車間內,幾輛不同款式的客車整齊停放,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進行組裝作業。華東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專業的文通被一款造型前衛的出口客車深深吸引,他興奮地表示:“這些客車不僅造型時尚,更能滿足不同國家的標準需求,‘南昌制造’令人自豪?!?/p>
隨后,大家來到煌上煌公司。北京大學法學院的葛瑞祺在鹵味博物館前駐足良久,看著展柜里從漢代到現代的制醬工具,聽著講解員講述煌上煌創始人的創業故事,深有感觸:“煌上煌建造國家二級博物館傳承制醬工藝,體現了企業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從創始人身上,我看到了南昌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和社會擔當?!?/p>
返程的路上,學子們還在熱烈討論著一天的見聞?!敖裉煺媸谴箝_眼界”“是啊,技術水平和發展規模都讓人印象深刻,這里確實有很多事業機遇,希望未來能在南昌創業就業”……
夕陽西下,余暉灑在南昌的大地上,而在學子們心中,與南昌產業的故事才剛剛開始,這片充滿活力的產業沃土,已然播下了希望的種子。
學子心聲
“把這里的故事融入課堂”
吉林外國語大學鐘子薇
今天一天的活動,讓我對南昌這座城市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在南昌市小平小道陳列館里,聽著講解員說起那段艱苦歲月里的堅守,我讀懂了這座城市的精神根基。規劃展示中心的沙盤上,贛江兩岸的發展藍圖清晰可見;城市大腦的屏幕上,實時跳動的熱力圖、交通數據,又讓我看到了南昌數字化治理的活力;江中藥谷的綠意與智能車間相映成趣,打破了我對傳統工業的想象——原來硬核產業與人文環境可以如此和諧。
作為學科語文專業學生,我覺得這座既有歷史厚度又具發展活力的城市,需要有人用文字記錄它的變遷。希望未來我能留在南昌,把這里的故事融入課堂,讓更多人愛上南昌。
“既能專注工作也能享受生活”
江蘇大學何奕璇
我專注企業財務數字化研究,南昌的產業布局可為我的專業價值提供成長空間。我注意到南昌制造業的智能化轉型正催生大量專業需求。智能工廠里實時成本核算系統與生產線同步運轉,財務共享中心正通過大數據分析優化資金鏈,而“10萬人才”來昌留昌計劃提供的就業補貼和住房支持,讓人才來昌就業沒有后顧之憂。
南昌這座城市既有老工業基地的扎實根基,又在積極推進財務數字化改革,比如市民中心的智能稅務終端、企業服務平臺的財務政策智能匹配功能,都與我研究的業財融合方向高度契合。同時,贛江兩岸的宜居環境、老街區的生活氣息,讓我覺得在這里既能專注工作,又能享受生活。
“爭取在這里開啟職業生涯”
北京大學黎子駿
南昌的發展潛力讓我看到了未來。作為一名臨床醫學院學生,我感受到南昌在醫療創新領域的巨大潛力,這里不僅有完善的產業鏈,還有優厚的人才政策。我想留在南昌工作,既能發揮專業特長,又能為城市發展貢獻力量。
南昌不僅有著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底蘊,更在積極布局前沿醫療科技,這讓我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有了新的思考。同時,南昌的宜居環境和創新氛圍是我有意愿來昌的關鍵因素。我計劃畢業后與南昌企業多對接,爭取在這里開啟職業生涯。希望下次再來,能帶著自己的研究成果參與南昌的醫學創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