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真正體驗到放心醫美,行業要為此做出的努力,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撰文|何聆箏
編輯|翟文婷
水光針,作為很多人踏進醫美大門的「敲門磚」,正以驚人的熱度闖入大眾視野。近幾年線上交易增速持續領跑。
然而,在輕松變美的期待背后,卻藏著巨大的認知鴻溝。許多人對水光針的感知是,如同日常補水一般,輕松一針就能獲得「補水嫩膚」的直接效果,再加上相對親民的門檻,給人一種「進階版護膚品」的錯覺。
而事實上,正是因為能夠輕松「入門」,水光產品目前已是假貨橫行,相關衍生產品,也多是暗藏玄機,充斥著違規操作。很多人可能在并沒有正確認知水光的前提下,就付出了一定的代價。
要想真正體驗到放心醫美,行業背后要為此做出的努力,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一、水光增速與問題并舉
怎樣把售價一兩百元的不知名護膚品賣出幾百上千的價格?
很簡單,只要在產品名前面加上「居家院線」四個字,再到網上出幾期「跟練版」視頻,教大家怎么操作,很快就能吸引來一群擁躉。
最近,倪薇便發現了這一「生財之道」。
倪薇是一個擁有5年水光針注射史的資深用戶,每年花費在水光針上的金額上萬元。最近,她發現同事自行注射「居家院線水光針」,價格比醫院便宜一兩千,號稱「無痛、便捷」。
因為了解水光針這個項目,倪薇感覺其中暗藏「商機」。好奇心使然,她去搜索后發現,一些博主也在賣居家水光針,同時還開放「加盟」,最便宜的一檔只需支付3999元就能成為代理商。
倪薇心動了,但出于警惕,她先去看了一下真實反饋,結果令她倒吸一口涼氣。
網絡上有關使用「居家水光」后爛臉的新聞和投訴比比皆是。有人居家操作后雙眼腫脹如饅頭,有人使用后導致肉芽增生,還有人用后滿臉爆痘。
水光針作為近幾年最為流行的「輕醫美」,因為門檻低,市場規模持續擴容,增速也很快。美團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水光類產品的線上交易增速超過110%。
需求爆發式增長,試圖從中牟利的角色變得越來越多,利益關聯方也日漸復雜。一個側面是,「水光博主」已經成為一種職業,誘導用戶居家消費。比如倪薇遇到的水光博主,正是以「招代理商」的形式激發用戶主動推廣,發展下線,形成「自用省錢、分享賺錢」的裂變閉環。
事實是,水光針已經成為醫美問題重災區。
《弗若斯特沙利文:2024年中國輕醫美產品行業白皮書》的數據顯示,市面流通的醫美針劑正品率僅35%,中國消費者協會的數據也顯示,醫美消費投訴中,超30%涉及產品質量問題。在類似的調研中,艾瑞咨詢也給出了相近的數據:市面上流通的針劑正品率只有33.3%。
換言之,目前市面上每3支針劑中就有2支水貨、假貨等非法針劑。
為了抓住更多預算有限的求美者,同時繞開監管,一些機構以「家用」為策略,讓水光產品以「小家電」或「二類醫療器械」身份上市。
家用水光產品因為去掉了「針」字,換成滾針、負壓儀、霧化槍、微晶導入等非破皮或微破皮形式,容易讓人產生一種認知錯誤:這是簡單的「護膚補水」,屬于生活護理。
而事實上,水光針是一種醫療行為,必須在符合《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的環境下、由具備執業資質的醫師完成,同時對場所要求極高。
不要說普通人在家操作條件不達標,即便是正規機構的正規人員,如果沒有在正規場所注射,同樣風險巨大。
以北京某醫美機構案例為例,該機構李某約上求美者金女士私下在家中進行注射,結果導致對方出現發燒、面部疼痛等癥狀,就醫后被診斷為炎癥肉芽腫。經過近三個月的治療,絲毫未得到改善,還引發了膝蓋積液、內分泌紊亂等并發癥。
司法鑒定結果顯示,金女士已達到十級傷殘,最終以李某賠償23萬余元告終。
而類似金女士的慘痛教訓,僅僅只是行業的冰山一角。
二、修護與破解
根據《中國醫美產業創新藍皮書(2024)》顯示,目前線上平臺在醫美行業的滲透率已超40%,交易額占比35%。而據另一組數據顯示,目前合規機構的線上滲透率僅5%。中國醫美目前「無證行醫、假藥水貨」的水下規模,占到行業總量的20%~30%。
水下醫美規模之所以龐大,與非法二類器械產品離不開關系。事實是,早在2022年,國家藥監局就明確了注射用透明質酸(又稱玻尿酸,根據分子量不同,用于身體不同部位的填充)按三類械管理。
因此可以斷言,互聯網大部分與居家水光相關的「種草」內容存在誘導。一些機構大量使用同一個模板制作的內容成批復制,把妝字號或水貨針劑包裝成「同款」、「平替」,導致消費者誤以為可居家注射。
作為醫美平臺的美團,在此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扮演變美風控官的角色,用專業化、規范化破解破解居家水光亂象,引導用戶到正規門店消費,幫助用戶拒絕盲盒式醫美。
美團醫美一方面聯合行業知名醫生,針對水光進行專業科普和用戶教育;一方面聯合北京聯合麗格、廣州曙光等九大品牌及機構,于全國推出「水光自由季·百萬修護金」:針對近三個月購買使用居家水光,并在一周內出現「爛臉」情況的用戶,提供到店潔面、皮膚檢測、醫生面診等專業診療,及紅藍光、修復水光、黑金超光子等定制化修護項目。同時,符合條件的用戶最高可申領1萬元免費修護,超出部分則需自費。
美團平臺向需要維權的居家水光爛臉用戶提供了救濟渠道,降低了這些用戶在修護層面的試錯成本,還承擔起被其他平臺所丟下的責任。
美團通過規模化集中修護反向壓縮水下市場規模,從而推動行業向合規轉化。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水下市場走向正規,也會為行業帶來巨大增長。
三、放心醫美的長期征途
市場消費極速擴容之下,水光針所折射出的問題只是整個醫美行業矛盾的一個縮影。而這些問題損害的不僅是消費者眼前的利益,更深一步,是導致機構、醫生和用戶之間的信任崩塌。
德勤《中國醫美行業2025年度洞悉報告》中提到,2024年,約73% 的中高收入需求者「家庭年收入>30萬元」較上一年減少或維持了醫美消費。。
而在此趨勢下,醫美消費者對產品真偽鑒別的需求,對體驗細節的把控成為關鍵因素。
平臺作為連接機構、醫生、用戶三方的橋梁,如何去重構信任鏈條,將決定行業能否突破信任困局實現可持續增長。
美團通過服務、技術深耕與生態共建推動長效變革。
服務指前文提到的「百萬修護金」等為居家水光爛臉用戶提供免費修護,強化醫美需專業資質的認知,引導用戶選擇合規機構。
技術層面,美團醫美則以智能驗真設備實現藥品全鏈路溯源,夯實正品保障基礎。
早在2019年,美團就聯合行業上下游推出了「掃碼驗真」,并成立「正品聯盟」,通過硬件設備的投放,利用藥品追溯碼和醫療器械UDI承載藥械產品「前世今生」的特質,解決正品保障問題。
截至2025年6月,放心美已鋪設4000套設備至100城2000家醫美機構、累計提供超700萬次驗真服務。其中,「2025年累積400萬次」,水光針月均驗真量增速超過106.89%。
今年上半年,在放心美智能驗真設備上進行驗真的品牌相較2024年已提升13.1%,與此同時,已有超過15個上游品牌加入美團放心美智能驗真「十萬驗真俱樂部」(指累積提供超過100,000次驗真服務)。
根據美團用戶回訪數據,體驗過放心美正品保障流程的用戶相較于未體驗用戶,其消費滿意度和復購意愿均有大幅提升,超過88.6%用戶希望持續在平臺選擇有同樣正品保障服務的機構。
這還不夠,今年以來,美團醫美還加深了與上游品牌的合作,通過深度參與合規產品的研發與流通,實現生態共建。
比如,今年美團跟華熙生物旗下醫美品牌潤致聯手,雙方根據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偏好,共同研發具備市場競爭力的產品,發揮各自優勢,精準推廣,提升醫美用戶的認知度和競爭力。
「潤百顏·玻玻」,就是雙方推出的國內首個且目前唯一明確獲批「面部膚質改善適應癥」的三類械水光產品。這一產品的上市,意味著中國水光療法從市場亂象走向規范化發展的全新階段。
「潤致·緹透」則填補了動能素領域的合規空白,更以精準適應癥定義為抗衰行業樹立了新范式。
「國標水光」的誕生,是醫美消費從營銷導向轉變為品質導向、效果導向的縮影,也意味著醫美產業從野蠻生長到合規發展的深層邏輯轉變。
而美團成為上述幾款產品的首發平臺,代表著平臺價值的重塑——平臺不僅是流量入口,更是「生態構建者」,通過標準制定、信任賦能、效率提升,為行業從無序競爭走向健康增長提供助力。
讓合規、安全成為行業底線,醫美才能真正回歸醫療本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