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紅星新聞消息,7月21日,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迪雅里克明確表示,聯合國人道主義工作人員不會執行以軍前一天在加沙地帶中部代爾拜拉赫發布的撤離令。這里是聯合國在加沙開展人道主義工作的總部,他們必須留在當地推進工作。同日,巴勒斯坦媒體報道,以色列坦克部隊首次進入代爾拜拉赫,多家以色列媒體也證實以軍地面部隊已在當地展開軍事行動。
加沙地帶的人道危機已到臨界點。加沙地帶媒體辦公室7月20日的緊急聲明顯示,以色列連續封鎖所有口岸超140天,導致救援物資、嬰兒奶粉和燃料無法進入。加沙被全面圍困,糧食與藥品基本耗盡,大規模饑餓正快速蔓延。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當天在社交平臺發文,強烈譴責以色列將饑餓作為沖突武器,稱其讓包括100萬名兒童在內的加沙平民挨餓,呼吁立即解除封鎖并允許食品藥品進入。
敘利亞大馬士革(資料圖)
自今年3月2日起,以色列對加沙實施全面封鎖,不僅轟炸救援車隊、關閉邊境口岸,還攻擊援助物資分發點。國際社會普遍認為這些行為涉嫌沖突罪和集體懲罰,違反國際人道法。加沙衛生部數據顯示,已有數十名兒童因饑餓與脫水死亡,數十萬兒童面臨嚴重營養不良和醫療體系崩潰威脅。目前加沙約125萬人生活在災難性饑餓中,96%的人口遭受嚴重糧食不安全。
7月19日,以軍向援助物資分發點的人群開火,造成85人死亡,其中包括老人、婦女和兒童。以色列軍方僅以“解除威脅”為由輕描淡寫回應。7月21日,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法國等25國的外交部長發表聯署聲明,用“災難性”“不可接受”等強硬措辭,直指以色列的“饑餓戰術”“人口清洗”和“信息戰掩蓋暴行”三大政策。傳統盟友的集體亮相,讓以色列陷入空前外交孤立。不過這份聲明缺少美國,影響力打了折扣。
緩沖區附近的人群(資料圖)
以色列在敘利亞的行動同樣引發爭議。7月15日起,以軍對敘利亞南部蘇韋達省發動多輪空襲,16日又轟炸大馬士革的國防部和軍隊總部。敘利亞衛生部稱,16日的襲擊造成至少3人死亡、34人受傷。美國Axios新聞網7月20日報道,白宮對以色列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深感擔憂,特朗普政府多名官員認為內塔尼亞胡已失控,有官員形容他“就像不聽話的孩子”。
美國敘利亞事務特使湯姆·巴拉克15日曾呼吁以色列暫停在敘利亞的行動,以方當時表示同意,次日卻仍發動大規模轟炸,目標包括敘軍事總部及總統府附近區域,這讓白宮措手不及。敘利亞南部的沖突本是內部紛爭。7月13日,德魯茲商人遭貝都因武裝分子綁架,雙方爆發武裝沖突。敘利亞安全部隊介入后,部分德魯茲人認為其偏袒貝都因部落,矛盾進一步激化。以色列以“保護德魯茲人”為由介入,空襲貝都因武裝和敘利亞安全部隊。
敘利亞總參謀部(資料圖)
持續的沖突和空襲已引發人道危機,國際移民組織7月18日數據顯示,此次沖突造成超7.9萬人流離失所,僅7月17日一天就有超2萬人逃離家園。7月19日,敘利亞總統府宣布停火協議,但蘇韋達省部分地區仍有戰斗。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東所副所長秦天認為,涉及多方中任何一方不滿,都可能讓沖突再起。內塔尼亞胡的國內麻煩也在發酵。7月20日清晨,他因“食物變質導致中毒”缺席內閣會議,而次日就是其貪腐案開庭日。
24小時前,其律師團隊還在法庭上保證“總理身體無恙”。這讓人聯想到他過往的“健康狀況”:2023年聽證會前夜緊急安裝心臟起搏器,2024年庭審日稱“前列腺術后需靜養”,今年6月開庭前遇“國家安全危機”,7月16日庭審中因空襲敘利亞離席。以色列《國土報》調侃,他或許該獲醫學諾貝爾獎。美國對以色列的態度正在變化。美媒Axios援引白宮官員的話稱:“比比表現得就像個瘋子。他總是轟炸一切。這可能會破壞特朗普想要推動的事情。”
敘利亞總統沙拉在5月份的沙特特首都利雅得會見特朗普(資料圖)
雖然美國仍公開支持以色列,但內塔尼亞胡的行動正快速消耗特朗普的耐心。從加沙教堂襲擊到敘利亞總統府轟炸,每次軍事行動都在考驗盟友底線。一位美國官員抱怨:“感覺每天都有新麻煩,這混蛋到底要搞什么鬼?”當前以色列面臨的局面愈發復雜:外交上被傳統盟友集體施壓,軍事行動引發國際社會廣泛譴責,與美國的“特殊關系”逐漸變成“特殊麻煩”,內塔尼亞胡自身又被貪腐案纏身。這些變化,或許正是內塔尼亞胡最擔心看到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