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為“桃花源記”里的生活,只存在于童話里。
直到看見卡塔爾的生活,才知道世界上真的有“沒有窮人的國家”!
全國不到40萬的人,個個都是“國家合伙人”,上學、看病、買房等,全家全包。
想窮都不行啊!
那么,是怎樣的社會制度,讓這里成為了“沒有窮人的國家”?
01.
卡塔爾是一個位于中東波斯灣西南岸的半島國家,面積僅1.15萬平方公里,比北京市還小一些,人口約265萬。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國,卻擁有著令人驚嘆的財富。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2021年卡塔爾人均GDP高達6.18萬美元,位居世界前列。
在卡塔爾,公民從一出生就站在了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難以企及的起跑線上。
孩子呱呱墜地,政府便會送上一份厚禮——約3.5萬人民幣的現金獎勵,歡迎這個新生命加入這個富足的國度。
這僅僅是個開始,隨著孩子的成長,各種福利多到數不清。
教育,在卡塔爾是完全免費的,從幼兒園到大學,不需要一分錢。
而且,卡塔爾公民如果想要去世界頂尖學府深造,比如哈佛、牛津,幾乎沒有分數門檻,國家會為他們承擔一切費用,包括學費、生活費,甚至還會貼心地為留學生雇好私人看護。
醫療方面,更是達到了極致。
本國公民無論是頭疼腦熱還是身患重病,在國內治療全部免費。
如果國內的醫療條件無法滿足需求,想要去國外找專家會診,國家也會全程買單,從交通、住宿到醫療費用,無需個人操心分毫。
到了適婚年齡,卡塔爾公民迎來的是又一份大禮——近30萬人民幣的結婚賀禮。
國家希望每一位公民都能毫無經濟壓力地組建自己的家庭。
不僅如此,若公民想蓋房子,國家直接批給一塊土地,讓他們擁有自己的溫馨家園。
在卡塔爾,工作更像是一種可有可無的“社交點綴”。
公務員下午兩點準時下班,剩下大把的時間,公民們可以用來思考如何打理投資,或者琢磨該換哪一輛新的豪車。
因為他們無需為生活發愁,國家會源源不斷地向公民賬戶里輸送著真金白銀。
卡塔爾公民之所以會有如此優渥的生活,背后是兩道堅不可摧的制度
02.
1995年,卡塔爾發生過一場政權更迭。
當時的王儲哈馬德趁父親哈利法去瑞士度假之際,發動了一場不流血的政變,凍結了父親的財產,登上了王位。
哈馬德將本屬于王室私產的油氣資源,徹底劃入了國家公共財政的盤子。
從此,卡塔爾不再是君主的金庫,而是轉型為一家為全體公民服務的“卡塔爾公司”。
這一歷史性的變革,為后來卡塔爾公民享受豐厚福利奠定了基礎。
第二個則是經濟上的“51%法則”。
卡塔爾法律明確規定,任何想在卡塔爾注冊的公司,無論外資多強大,都必須由卡塔爾本國公民持股至少51%。
這意味著,幾乎每一個卡塔爾公民家庭,天然就是一家或多家公司的多數股股東。
他們無需懂經營,無需跑業務,僅憑這個“黃金身份”,就能坐收外來資本和勞動力創造的利潤。
比如,一位卡塔爾公民可能僅僅因為將自己的身份與一家外國企業綁定,每年就能獲得巨額的分紅。
這種制度設計,讓卡塔爾公民從出生起就成為了財富的受益者,也讓他們與國家的經濟利益緊密相連。
卡塔爾公民享受著天堂般的生活,然而,在這個國家,還有占人口近九成的“局外人”,他們是卡塔爾光鮮亮麗背后的默默付出者。
從揮汗如雨建設高樓的南亞勞工,到穿梭于酒店商場的菲律賓服務員,再到寫字樓里運籌帷幄的歐美高級經理人,他們來自世界各地,共同撐起了卡塔爾的日常運轉。
這些外籍勞工的薪水或許在他們本國看來還算可觀,比如外籍勞工平均月薪能到兩萬多人民幣。
但這筆工資,就是他們在這里擁有的全部。
他們被系統性地排除在所有福利之外。
沒有免費醫療,子女無法進入公立學校,更奢談獲得土地或長期貸款。
在這里工作一輩子,貢獻再大,也幾乎不可能拿到那張珍貴的公民身份證。
而且,他們必須依附于一個本地公民作為“擔保人”才能工作和生活。
這種制度設計,從根本上固化了他們“局外人”的身份,讓他們永遠處于一種經濟依附和缺乏保障的漂泊狀態。
一位在卡塔爾建筑工地工作的南亞勞工曾無奈地說:“我們在這里拼命工作,為這個國家建造起一座座高樓大廈,可這里始終不屬于我們。生病了,也只能自己花錢去看病,孩子也只能在條件簡陋的國際學校上學。”
他們與卡塔爾公民,生活在同一個城市,卻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卡塔爾確實沒有窮人,但前提是:必須得是卡塔爾公民!
03.
當游客踏上卡塔爾的土地,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夢幻般的世界。
奔馳出租車隨處可見,七星級酒店提供著無微不至的服務,整個城市干凈、整潔、安全,宛如一座精心打造的主題公園。
卡塔爾深知“眼見為實”的力量,它不惜巨資為游客和世界精心設計了一場可供參觀的奢華幻境。
2022年,卡塔爾耗資2200億美元舉辦世界杯,這一數字超過了此前所有世界杯的經費總和。
為了舉辦這場盛會,卡塔爾新建了8個體育場,一座全新的現代化城市盧塞爾拔地而起,還包括新的機場、酒店、購物中心、地鐵等基礎設施。
這一切,絕非簡單的炫富。
當世界為盧塞爾的華麗而驚嘆時,卡塔爾真正想要的,是向全球投射自己的軟實力,吸引更多的資本與合作,鞏固國家經濟。
游客們來到這里,可以盡情享受奢華的服務,體驗各種高端設施,但這一切都只是表面的展示。
游客無法進入卡塔爾公民的社交圈,更無法觸及這個國家真實運轉的內在肌理。
在筑起內部財富壁壘的同時,卡塔爾也將自己的邊界主動向外延伸,展開了凌厲的全球財富攻勢。
通過其龐大的主權財富基金——卡塔爾投資局(QIA),卡塔爾的財富觸手早已伸向全球各個角落。
它不再滿足于僅僅出售能源,而是轉身成為世界的“股東”。
從德國大眾汽車,到倫敦證券交易所,再到無數國際知名企業,背后都有卡塔爾資本的身影。
在房地產領域,卡塔爾也是倫敦第一大房地產商,在倫敦15座最貴摩天大樓中,有1/3的股份歸其所有。
卡塔爾,這個面積不大的中東國家,用獨特的財富邏輯與社會制度,打造了一個看似完美的“烏托邦”。
它是全球唯一“沒有窮人的國家”,卻也是一個有著鮮明“邊界”的國家。
未來卡塔爾又會如何續寫自己的財富神話?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