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啊!有沒有醫生啊?”
7月15日
在上海迪士尼樂園
排隊入園的人群中突然發出呼救
一名10多歲的男孩倒在地上
父母驚慌呼救
隊伍中,來自成都的五冶醫院婦科醫生王富群聽到呼救后,第一時間站了出來。經檢查,孩子當時已沒有心跳,王富群馬上給他進行心肺復蘇。經過搶救,男孩的心跳和呼吸漸漸恢復,意識也開始恢復。隨后,工作人員及120救護車趕來,男孩被送往醫院。
事后,
上海迪士尼樂園工作人員
專門找到王富群醫生
轉達患者到醫院后病情穩定的情況
以及家屬的感激之情
還為王富群及同行人
發放了禮儀之星徽章
并給予優先通道待遇!
王富群(左二)和家人
7月23日上午
記者連線王富群醫生
回憶起當時的情況
她依然心有余悸
“孩子整個人癱軟在地上,
沒有脈搏,沒有呼吸,沒有心跳。
真的不會想那么多,
那一瞬間就是一種(醫生)本能。”
“按了不到一個循環,孩子很快恢復心跳,呼吸也恢復了。”與此同時用水、扇子等物理方式給孩子降溫。待120救護人員趕來時,孩子已經可以坐起來了。
王富群醫生說,當時問了孩子媽媽,確認孩子沒有基礎疾病,“所以才能恢復得比較快。”據王醫生介紹,當時人群見有醫生過來,立即為她讓開通道,也為搶救爭取了時間。
對此,網友們紛紛點贊
“醫者仁心”
“白衣天使具象化”
“這個孩子遇到王醫生真是幸運。”
事實上
心臟驟停離我們其實并不遙遠
如:日常溺水、觸電、外傷、
異物吸入、疾病發作、煤氣中毒、
過敏等意外
均可導致心臟驟停并發生猝死
第一時間采取正確的應急救護措施
能夠有效挽救生命
現場心肺復蘇急救的重要性
心肺復蘇術是搶救心臟驟停的主要手段,發生心臟驟停后的4分鐘內實施心肺復蘇術是挽救生命的黃金時間,生存率可高達49%-75%,其后每延遲一分鐘,生存率就下降7%-10%。
這就是“急救黃金4分鐘,白金10分鐘”。如發現傷病員無意識、無呼吸,應立即實施心肺復蘇,并撥打急救電話。
當專業醫護救助人員尚未趕到時
我們該怎么做呢?
心肺復蘇的步驟是什么
01
判斷現場的安全性
施救者應在緊急情況下通過眼睛看、鼻子聞等方法快速判斷現場環境是否安全,以確保自身處于安全的環境中展開救助。
02
判斷傷者意識、呼吸、脈搏
意識判斷:雙手輕拍病人雙肩大聲問:“你怎么了?”,看有無反應。
呼吸判斷:用眼睛去觀察病人胸部起伏6-10秒,看胸部有無起伏。
脈搏判斷:用右手中指和食指去找患者的近側頸動脈搏動處6-10秒,摸不摸的到頸動脈搏動。
呼救:判斷無意識、無呼吸、無脈搏后立馬呼救,呼喊周圍其他人一起幫忙急救,并撥打120。
03
胸外按壓
將病人置于仰臥位平躺,找到兩乳頭連線中點(胸骨中下1/3處),用左手掌根緊貼病人胸部,兩手重疊,左手五指翹起,雙臂伸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壓。
按壓頻率100-120次/分,按壓深度成人 5-6 cm。
按壓30次后口對口進行人工呼吸,緩慢吹兩口氣,在吹氣時我們眼睛斜看向傷者的胸廓,以看到胸廓起伏為宜,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交替進行,胸外按壓:人工呼吸=30:2,操作5個循環。
04
人工呼吸
在進行人工呼吸時,首先將患者的頭部偏向一側,清除口腔內異物,需要將患者的頭部向后仰,然后用嘴對嘴進行吹氣。每次吹氣需要持續1-2秒鐘,然后等待患者呼氣。
05
持續復蘇
在進行心肺復蘇時,我們需要持續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直到專業救護人員到達現場。
大暑時節,
外出請注意防暑降溫
若出現頭暈、乏力等癥狀
請立即停止活動
及時到陰涼處休息補水
最后,
給為生命護航的王醫生點贊!
來源:澎湃新聞、封面新聞、文明成都、成都發布、華西社區報、新聞坊
編輯:龔紫珺
編審:戴慧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