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7月24日消息,近日摩根大通發布報告稱,OpenAI 正“步入顛覆式發展的時代”。與此同時,預警稱,OpenAI 商業模式面臨的風險正在“不斷擴大”。
摩根大通發現,OpenAI 的“前沿模型創新”正在轉變為“日益脆弱的護城河”,這家人工智能巨頭面臨的前景是規模和范圍都在不斷擴大的“風險之窗”。報告預測“人才和訴訟風險將不斷上升,以及與 OpenAI 非傳統組織結構相關的戰略不確定性”。
OpenAI 成立于 2015 年,其使命雄心勃勃:確保通用人工智能 (AGI)能夠造福全人類。這一理念使 OpenAI 于 2022 年底推出了革命性的面向消費者的 ChatGPT 聊天機器人,并因此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隨后,OpenAI 又取得了多項技術突破,并獲得了微軟和硅谷頂級投資公司的鼎力支持,最終成為了一家實力雄厚、影響力巨大的人工智能巨頭。
OpenAI 早期的優勢在于其火爆的消費者流量和品牌實力,但其業務多元化程度較低,約 75% 的收入來自消費者訂閱。OpenAI 正在采取措施彌補這一缺陷,推出了能夠通過互聯網為用戶執行任務的人工智能代理。這些代理包括專注于軟件工程的 Codex 和多功能 ChatGPT 代理,這或許預示著 OpenAI 將向能夠為企業客戶提供“自主數字工作者”服務的代理邁進。相比之下,OpenAI 的競爭對手Anthropic的大部分收入來自企業客戶。摩根大通預計,五年內,代理收入可能占 OpenAI 總收入的四分之一。
但摩根大通也表示,OpenAI 能否在這方面取得成功并不確定。摩根大通寫道,這是一個擁擠的領域,“領先的模型開發者不斷爭奪領先地位”。過去18個月發布的不同類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以摩根大通認為的“異常速度”擴張,并指出谷歌的 Gemini 2.5 模型和中國的 DeepSeek R1 在推理、編碼和成本效益等基準上已經趕上甚至超過了 OpenAI。價格戰隨之而來:在 Gemini 的 Pro 模型在用戶排名上超越 OpenAI 后,OpenAI 將 o3 模型價格下調了 80%,這表明核心模型的差異化越來越難以維持。
企業領域尤其具有挑戰性。大型客戶越來越多地尋求來自競爭對手(例如 Anthropic、xAI、谷歌以及專業初創公司)的前沿、特定領域模型或“AI 產品組合”。安全和數據隱私要求以及成本促使企業避免單一供應商鎖定。
摩根大通表示,OpenAI與微軟的合作關系已經變得“復雜”。隨著OpenAI尋求更多自主權,收入和利潤分享條款正在重新談判。
盡管風險巨大,摩根大通仍將 OpenAI 視為人工智能領域資本最雄厚、品牌知名度最高的有力競爭者。預計到 2030 年,OpenAI 的營收將達到 1740 億美元。其成功取決于其新產品的盈利能力、鞏固客戶信任的能力、在技術和運營方面超越競爭對手的能力,以及應對不斷變化的監管環境的能力。競爭已經拉開帷幕。
目前,OpenAI 沒有對此進行回應。(勃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