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14年,河南信陽的深秋。
彼時八歲的許世友攥著母親補了又補的衣角,眼睛盯著腳上露出腳趾的草鞋。
"娃啊,娘對不住你。少林寺的師父答應收你為徒,明兒個...明兒個咱就去。"
小世友猛地抬頭,黑亮的眼睛里蓄滿淚水:"娘!俺不去!俺要在家幫你干活!俺能砍柴能挑水!"
李萍別過臉去。丈夫剛去世,家里連下鍋的米都沒了,少林寺至少能讓兒子吃上飽飯。她轉身從灶臺邊摸出個布包,里頭是連夜烙的三張雜面餅。
"拿著路上吃。"她把餅塞進兒子懷里,手指在顫抖,"到了寺里要聽師父的話,練好本事...將來..."話沒說完,淚水已經砸在土炕上。
十年后,十八歲的許世友回到許家洼。院墻塌了半截,母親正佝僂著腰在菜畦里鋤草,灰白的發髻在風中飄散。
"娘!"
李萍手里的鋤頭"咣當"落地。她踉蹌著轉身:"世友?是俺的伢子回來了?"
許世友"撲通"跪在田埂上,額頭抵著母親沾滿泥土的褲腳。他聞到母親身上熟悉的皂角味混著草藥香,那是常年勞累落下的腰痛病要敷藥的味道。
"兒啊,快起來。"李萍顫抖的手撫上兒子刺短的頭發,"讓娘好好看看...長高了,壯實了..."
這天傍晚,村口傳來凄厲的哭喊。許世友抄起扁擔沖出去,看見地主家的少爺正用鞭子抽打交不起租的老佃戶。
"住手!"許世友一個箭步上前攥住鞭梢。少爺獰笑著抬腳就踹:"哪來的野種管閑事?"電光火石間,許世友下意識使出一記掃堂腿,卻忘了自己練的是少林真功。只聽"咔嚓"一聲,少爺歪著脖子栽倒在地,再沒起來。
02
夜色如墨時,許世友跪在母親床前磕了三個響頭:"娘,兒闖禍了。縣衙要來拿人,兒得走。"李萍往包袱里塞進兩雙新納的布鞋,針腳密得能防雨。她的手突然停在半空,轉身從枕下摸出個紅布包:"拿著,娘攢的..."
布包里是五塊銀元。許世友知道,這是母親給人漿洗縫補,一個銅板一個銅板攢的。
"兒啊,記著...在外頭要是活不下去了,就...就想想娘..."
時間一晃來到了1932年的寒冬,在紅四方面軍指揮部里,已是團長的許世友正在油燈下補襪子,通訊員舉著信沖進來:"許團長!老家來信!"他的手指在信封上摩挲了半天才敢拆開,信紙上是歪歪扭扭的鉛筆字:"娘病重,盼歸。"
帳篷外風雪呼嘯,許世友盯著作戰地圖上標紅的敵軍包圍圈,拳頭砸在桌角迸出血珠。政委嘆著氣拍拍他肩膀:"老許,組織上特批你..."
"不行!"許世友猛地抬頭,眼里布滿血絲,"這時候我走了,戰士們怎么看?"
他抓起鋼筆在信紙背面寫道:"娘,等兒打完這仗..."
03
1950年濟南火車站,時任山東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在月臺上不停看表。警衛員小跑過來:"首長,老太太的車次晚點了..."
話音未落,許世友突然像離弦的箭沖向出站口。
人群中有個瘦小的身影,挎著藍布包袱,正彎腰撿起掉落的拐棍。許世友推開擁擠的人群,"咚"地跪在老太太面前。
"娘!兒子不孝!"他額頭抵著母親的手背,滾燙的淚浸透了老人手背上褐色的老年斑。李萍的拐棍"咣當"倒地:"我的孩子啊..."
將軍府的小院里,李萍總望著南邊的山發呆。
有天許世友提前回家,看見母親正顫巍巍地踮腳摘香椿芽,背影單薄得像張紙。他沖過去扶住搖晃的木梯,卻聽見母親笑呵呵地說:"你打小就愛吃這個,娘腌好了給你寄到部隊..."
04
三天后的清晨,保姆驚慌地敲開書房:"首長!老太太不見了!"
許世友扔下鋼筆沖出門,吉普車在盤山路上疾馳。轉過第三個山坳時,他看見崖邊那棵老槐樹下,母親正佝僂著腰撿柴火,每彎一次腰都要扶著樹干喘半天。
"娘!"
他奪過母親背上的柴捆時摸到一手濕黏,翻過來看——粗布衫后襟全是血。原來老太太怕城里柴火貴,天天偷偷走十里山路來撿柴。
將軍府的浴室里水汽氤氳。許世友蹲在地上給母親洗腳,掌心觸到那些厚繭時突然渾身發抖。他想起七歲那年發燒,母親就是這樣搓著他的腳心熬過寒夜。
"娘,兒子求您...別再去撿柴了..."他額頭抵在母親膝蓋上,像個迷路的孩子。
李萍卻笑著拍他肩膀:"傻小子,娘勞動慣了。你在外頭帶兵打仗,娘幫不上忙,總不能..."
1985年深秋,南京軍區總醫院。病床上的許世友讓秘書扶他坐起來,顫抖的手在信紙上寫下:"黨中央:我一生未盡孝道,死后愿葬在母親墳旁守靈..."
臨終前夜,昏迷多時的老將軍突然清醒,目光灼灼地盯著病房角落。護士聽見他輕聲喚:"娘,您來接兒了?"
隨后竟是孩子般的笑容,"這回...兒跟您回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