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鮮小廚開業第二天,門口就亂成了一鍋煮沸的粥 —— 不是食客排著隊搶位,倒是穿藍黃馬甲的騎手們把取餐口圍得密不透風,粗聲大嗓的抱怨混著手機提示音炸成一片。兩小時里涌進 800 單,愣是有 300 多單卡在后臺動不了,8 臺炒菜機器人的鍋沿都燒得發燙,10 個員工手忙腳亂地穿梭,卻怎么也趕不上訂單跳出來的速度。這熱鬧勁兒底下,藏著個能讓餐飲老炮兒笑出聲的門道。
那天中午我打東城路過,遠遠就看見店門口攢動的人影。穿藍色馬甲的騎手老王舉著手機往店里沖,屏幕上的訂單倒計時紅得刺眼:“我這單都等 40 分鐘了!顧客在電話里喊著要報警,你們到底出餐不出?” 店里的師傅頭也不抬地應著,左手盯著機器人炒鍋的進度條,右手往飯盒里扒拉宮保雞丁,汗珠子順著下巴尖往下掉,砸在油亮的圍裙上洇出一小片深色。
我湊過去瞅那炒菜機器人,炒份最簡單的番茄炒蛋都得按部就班:先點 “啟動” 等 3 秒,機械臂咔嗒咔嗒夾著雞蛋下鍋;再等 3 秒跳轉到 “放番茄”,紅彤彤的塊兒剛落進鍋,又得等 3 秒才輪到 “調味”。這么一來一回,一份菜炒好少說要 5 分鐘。旁邊的人工灶臺更狼狽,師傅握著鍋鏟的胳膊抖得像篩糠,剛把一份小炒黃牛肉顛出鍋,打印機又 “吱啦” 吐出 20 張同款訂單,黑乎乎的鍋還沒來得及涮,新的催單提示音又在耳邊炸開。
取餐臺的餐盒堆得像座小山,有的騎手急得直跺腳,把手機往柜臺上一拍:“我這單超時要扣錢的!你們開業前沒盤算過產能嗎?” 穿黃馬甲的小伙子干脆蹲在地上數訂單,手里的取餐碼攥得發皺:“800 單?就這設備和人手,撐死了每小時出 80 單,這不是明擺著坑我們嗎?”
東哥這回算是栽了個小跟頭。做電商他是老手,可餐飲的門道沒摸透。老炮兒都知道,現炒現做聽著香,真到爆單時就是個坑。我那開小炒店的叔跟我說:“他以為炒菜跟打包快遞似的?現炒是一份一份單獨弄,機器人再快,一次也就能炒倆菜;可要是改成一鍋出,比如炒10份同口味的肉絲,火候調大點,10分鐘就能全搞定,效率差著五倍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