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時,察北管理區的菜農們已踩著露水鉆進菜地。鮮嫩的白菜舒展著碧綠葉瓣,飽滿的西蘭花頂著緊實花球——這些帶著鄉土氣息的蔬菜,正被小心翼翼地采收、裝筐,很快便會沿著水泥路,運往十公里外的壩源綠色農業冷鏈物流園區。
園區里,五條凈菜加工生產線像五條銀色長龍,在晨光中蘇醒。穿藍色工裝的工人們分站在流水線旁,眼神專注地處理著剛到的新鮮蔬菜:白菜要剝去外層蔫葉,留下瓷實的菜心;西蘭花得削凈老根,按花球大小分成三級……分揀臺上傳來整齊的碼放聲,交織成一曲充滿生機的晨間樂章。
“這白菜剛從地里收來時帶著土,外層葉子曬得有點蔫,直接賣根本賣不上價?!闭诜謷撞说耐醮蠼闶稚喜煌?,笑著說,“現在剝掉兩層蔫葉,用紙包起來,一箱能多賣十幾塊錢?!彼_下的傳送帶上,處理好的白菜正排隊進入自動包裝機,瞬間從“田頭菜”變成了超市貨架上的“精品菜”。這條白菜生產線每天能消化180噸鮮菜,6000箱凈菜從這里出發,最遠能賣到海南的超市。
五條生產線全力運轉時,每天能加工225噸新鮮蔬菜。這些蔬菜在冷庫里完成預冷,中心溫度迅速降到4℃,再裝進帶冰板的冷鏈車,通過覆蓋全國的物流網絡,24小時內可抵達北京等一線城市,48小時能覆蓋全國八成以上地級市?!耙郧安宿r最怕下雨天,菜運不出去就爛在地里。現在好了,采收完直接送加工廠,冷庫一存就能等好價錢。”
“這些崗位,全是給周邊村民留的?!奔易「舯诖宓睦罡缫郧霸谕馐〈蛄愎ぃF在每天騎電動車十分鐘到廠區上班,既能掙錢又能照顧家里,“孩子上學、老人看病都方便,這日子踏實!”
這份踏實,源于察北管理區精心打造的“農戶+基地+加工廠”產業鏈。當地把分散的菜農組織起來,按加工廠需求種植指定品種,統一提供種子和技術指導;田間建了標準化采收點,保證蔬菜采下來兩小時內進加工廠。園區配套的冷庫,解決了保鮮難題。
夕陽西下,車間里,工人們收拾好工具準備下班,臉上帶著疲憊卻滿足的笑容。他們知道,明天太陽升起時,又會有一批新鮮蔬菜從田間運來,經過他們的雙手,走向市場。記者 劉源 通訊員 夏雁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