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最重要的是“穩定血糖”。除了要配合醫生診治以外,“管住嘴”同樣重要,尤其是餐桌上的“誘惑”,要學會分辨。
作為餐桌的主力“主食”,它是供給機體重要的能量來源,可現代人們常食用的米飯、饅頭的升糖指數并不低。從《中國食物營養成分表》中顯示的GI值來看,饅頭(純小麥粉),升糖指數為88,白米飯的升糖指數為88。
在這里,糖尿病患者需要了解一個關鍵概念,即血糖生產指數,它所指的是反映某種事物與葡萄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通常把葡萄糖的血糖指數定為100。
具體判斷上,把血糖生成指數大于70的,列為高升糖指數食物,這意味著攝入該食物后,極易被腸胃消化吸收,從而造成較大的血糖波動,不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餐后血糖;
血糖指數小于等于55的為低血糖生成指數食物,這樣的食物是糖尿病患者理想的選擇,進入腸胃后不僅停留的時間長,葡萄糖釋放的速度慢,還有助于降低餐后的血糖峰值,引起的血糖反應較小。
針對米飯和饅頭,由于兩者都是高升糖指數食物,不建議糖尿病患者長期且大量食用。可不吃主食,糖尿病患者總是餓怎么辦?
即便白米飯和饅頭屬于高升糖主食食物,但也不建議糖尿病患者不吃主食。如果長期不吃主食,反而不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更會誘發嚴重的低血糖,導致心慌、手抖、冷汗、昏迷,甚至是危及生命安全。
同時,還不能忽視的是,因長期低碳水飲水后,一旦偶爾進食較多的主食,血糖還有可能飆升得更高,造成一種“報復性高血糖”的現象,與其這種錯誤的方式,不如巧妙搭配,穩定血糖。
根據主食的選擇,建議糖尿病患者選擇低GI且高纖維的主食,如糙米、全麥面包、雜豆類等,在每餐主食的量上控制在一個拳頭大小,也就是每日碳水化合物的總熱量占到45%~60%,大約150~200g即可。
如舉個例子,雜糧飯(1小碗) +清蒸魚或大蝦(1手掌) +綠葉蔬菜(一碗)+豆制品。同時,還可以測下餐后2小時的血糖,應在10mmol/L,再根據血糖反應調整主食的量和種類,就是最佳的就餐方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