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19:30,由張譯、李光潔、蔣欣、劉佳、馮嘉怡領銜主演的電視劇《以法之名》將登陸江蘇衛視幸福劇場,該劇講述了海東省檢察院檢察官洪亮、鄭雅萍等人,在調查期間發現東平市司法工作人員在“萬海黑社會性質組織案”辦案中有徇私枉法行為,最終徹查案件背后黑惡勢力,同時揪出司法工作人員職務犯罪的故事。
是敵是友?懸念貫穿始終
《以法之名》開篇劇情中,海東省東平市“萬海黑社會性質犯罪案”一審宣判,最初負責該案的檢察官喬振興疑似充當黑惡勢力的保護傘而畏罪自殺,這一事件在當地引起軒然大波。本已證據確鑿的案情,卻因為一封匿名舉報信引起了海東省檢察院領導的高度重視。省檢察院指派第十一檢察部檢察官洪亮和第一檢察部主任鄭雅萍前往東平市深入調查。洪亮在東平市與曾經的同窗好友、如今東平市檢察院代理檢察長李人駿重逢,二人再次搭檔合作,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東平市有黑惡勢力長期盤踞,且保護傘和腐敗官員已深蝕骨髓,隨著調查的深入,李人駿也變得亦敵亦友,讓洪亮琢磨不透。
電視劇正式開播之前,《以法之名》舉行了超前媒體觀劇會,大家看過片花后的普遍印象是劇中角色正邪難辨,“看著像好人,但肯定沒那么簡單”。參加觀劇會的主演李光潔、馮嘉怡表示,這恰恰是演員們在創作中覺得最過癮的地方。李光潔說,他飾演的李人駿在“好人”與“壞人”之間反復橫跳,“你覺得他肯定是個壞人的時候,馬上會有一個情節打臉,讓人覺得他其實是個好人。當你堅信他是一個好人的時候,又出現一個情節,讓你覺得他是個壞人……”
馮嘉怡飾演的東平市公安局長也是如此,當大家都猜測這個角色是與黑社會組織沆瀣一氣的“保護傘”時,他卻看似不經意地將關鍵證據交給辦案人員……馮嘉怡說,《以法之名》的一大看點就在于“當你看完全劇后,會因自己沒有過早下結論而感到慶幸”。
導演傅東育執導過《破冰行動》《冰雨火》等熱門作品,他認為涉案劇的創作就像剝洋蔥,一層一層剝開迷霧接近內核永遠是好看的。具體到《以法之名》,該劇匯聚了數十位知名演員,每個角色的人物底色成為劇情最具懸念感的地方,再加上人物的力量、講故事的力量和自我表達的力量,相信觀眾會被層層疊疊的懸念所吸引。
從自我認知、自我覺醒到自我成長
在法與情的邊緣,該如何始終保持清醒?導演傅東育認為,《以法之名》傳達的“刀刃向內”,其實是一個自我認知、自我覺醒的過程,“既非常嚴酷,也非常溫暖”,劇中強烈的矛盾沖突將人物放到極致戲劇化的狀態之下:面對善與惡、對與錯,甚至自己難以轉身的時候,究竟該做出怎樣的抉擇,這些劇情點都是《以法之名》故事的高光時刻。
在傅東育看來,《以法之名》所傳達的“刀刃向內”更深刻的意義,在于每個人的自我覺醒。劇中,檢察官為了維護最后的公平正義底線“刀刃向內”“自查自糾”,深陷迷局的執法者,在法治與人性的交匯處反復撕扯。劇情一方面向觀眾傳達出中國社會在法治化進程中,所有司法者和執法者的努力與付出;另一方面也在展示這些人物自我覺醒的過程,而相比外部因素,去認知自我才是對每個人而言最難的部分。
總制片人敦淇出品過《甄嬛傳》《金婚》《功勛》《重生》《重生之門》等經典劇集,《以法之名》也是敦淇和張譯的“三搭”。敦淇表示,這次合作張譯在還原檢察官嚴謹、嚴肅、認真的同時,還賦予人物風趣幽默、生活化的一面,對角色立體豐富的呈現帶給大家很多驚喜。總制片人高金璽制作過《白鹿原》《冰雨火》《風吹半夏》等重磅作品,與劇中的張譯、李光潔等演員均有過多次合作。
今晚19:30鎖定江蘇衛視幸福劇場,揭開一場關于自醒與自糾的較量之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