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的河南姑娘開著小貨車走街串巷,把豆腐,零食,日用品送到偏遠山村的留守老人手中。
沒有濾鏡,沒有劇本,用最真實的鏡頭記錄著鄉村生活,就是自己賣東西的過程。
和老人們的溫情互動,意外爆紅網絡,粉絲突破百萬。
看到她才知道,原來讓她火的從來不是那動動手指就能實現的流量。
這輛毫不起眼的輕卡,可比變形金剛還能干,說是輕卡其實在村里人眼里,它更像個百寶箱,一個移動的小賣部。
車廂里塞得滿滿當當,豆腐,西葫蘆,涼粉這些吃的就不說了,還有各種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兒,蚊香,干電池,洗頭膏,各種調味料。
這簡直就是個濃縮版的雜貨鋪,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的,這車跑起來一路叮鈴哐啷,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收廢品的來了。
但村里的老人們一聽這動靜,就知道是他們的“寶貝閨女”李福貴來了,27歲的她已經不是一般的“小商販”了,而是百萬粉絲的大網紅。
視頻里沒有那些花里胡哨的濾鏡,沒有那些讓人尷尬的劇本臺詞,更沒有炫技式的剪輯,有的只是原汁原味的鄉村生活,和她跟村里老人們的日?;?。
有人質疑就這也能火?沒錯還真就火了,而且火得一塌糊涂感動了全網,很多人在她身上看到了久違的真誠和質樸,這才是真正的流量密碼。
老人們常常在家門口眼巴巴地等著她的貨車開來,每天上午十點左右,“打豆腐地來嘍”這句帶著河南口音的吆喝聲,比村委會的大喇叭還好使。
老人們聽到這熟悉的聲音,立馬就從家里,田間地頭冒出來,慢慢圍聚到貨車旁,比趕集還熱鬧。
她賣的東西價格真是感人,西葫蘆五毛錢一斤,涼粉兩塊五一大盆,怕老人們覺得不好意思,她還總是主動抹個零頭,再塞上一把小零食。
說是給孩子們帶回去吃,實際上就是想讓老人們多吃點好的,除了賣貨她還身兼數職。
她幫獨居老人曬麥子,代打電話,教他們怎么用智能手機,甚至還給老人們拍照片。
比自家孩子還貼心,走的時候老人們總是對她依依不舍,現在這社會節奏快壓力大,人與人之間也越來越遠。
她和老人們的這種純粹的情感交流反倒成了稀罕物,她的視頻撫慰著無數都市人的心靈。
小貨車不僅僅是賣貨的工具,更像一個承載著“鄉愁”的時光機,很多背井離鄉,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刷到她的視頻,就像回到了小時候。
他們懷念的不僅僅是家鄉的一草一木,更是兒時那種無憂無慮的生活,那種鄰里之間互相幫助的溫暖,她的視頻恰好滿足了他們對這種情感的渴望。
雖然鏡頭前她的笑容比陽光還燦爛,可其實笑容背后藏著很多的心酸事,她的父母都有智力障礙,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這不是簡單的“照顧”就能解決的問題,那其中的辛酸和壓力,外人很難體會。
奶奶在2020年去世,留下年邁的爺爺,80多歲的老人成了家里的頂梁柱,這聽起來就讓人覺得心酸。
她從小就比同齡的孩子更懂事,五六歲就開始幫家里干活,洗衣做飯樣樣都行,14歲那年她就已經開始在燒烤攤打工,賺點錢補貼家用。
15歲初中畢業后,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她干脆輟學去工作,發傳單,推銷護膚品,學化妝各種工作都干過,就為了能多掙點錢。
但她愣是沒被這“爛牌”打趴下,她把自家的小院收拾得干干凈凈,還自己動手用木板拼接花架,用舊草帽裝飾花盆,在院子里種滿了各種花花草草。
從不抱怨命運的不公,也不賣慘博同情,而是用自己的雙手,一針一線地縫補著這個家的缺口。
這姑娘不僅能干還特別愛學習,自學拍攝,剪輯,把自己的日常生活拍成視頻,分享到網上。
粉絲從幾百到幾萬,再到幾十萬,幾百萬一路狂飆,她還自學英語,床頭柜上放著一本厚厚的《喬布斯傳》。
她對未來也充滿希望,現在正在裝修自己的工作室,幻想著未來各種各樣的可能性。
雖然爆紅后,各種采訪和商業邀約讓她有點招架不住,生活節奏全被打亂,但她依然保持著樂觀的心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就在幾個月前,她還在為賣豆腐要不要抹零,要不要倒貼錢而發愁,現在全國人民都認識她了,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都給她點贊了。
她的故事之所以能引起這么多人的共鳴,不僅僅是因為她的善良,更是因為她身上那種不屈不撓,積極向上的精神。
沒有哭天搶地,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選擇直面慘淡的人生,既然改變不了,就把苦日子過成花,這句話聽起來簡單,卻蘊含著她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許。
除了她,還有一位正能量的網紅,他的名字叫做胡雷,是一位殘疾人,也是一位感動全網的公益人士。
小時候的一場高燒讓他患上了小兒麻痹癥,說話能力受損,雙腿癱瘓,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雪上加霜的是父親去世,母親改嫁,年邁的爺爺也因病去世,只剩下年近七旬的奶奶無力照顧他,最后只能把他送進了福利院。
在福利院的日子里他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更加努力地想要活出個人樣來,他不想成為任何人的負擔,于是每天都堅持爬行5公里到市區撿廢品,賣廢品。
他用自己的雙手,一點點地掙錢養活自己,在撿廢品的過程中,他遇到了很多好心人,給他送食物,送衣物,甚至直接塞錢給他。
這些陌生人的善意,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顆“善行”的種子,2008年這顆種子終于發了芽,他開始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去幫助那些比他更需要幫助的人。
如今他的主要收入來源,除了撿廢品,賣手工藝品,還有政府每個月發放的幾百元困難補助,以及一些網友的打賞。
他自己都過得緊巴巴的,卻把大部分的收入都捐了出去,他資助貧困學生,為災區捐款捐物。
2021年河南新鄉發生洪澇災害,他捐了兩萬元的物資,幾個月之后他又給寧夏一所小學的孩子們送去了價值三萬多元的學習用品。
一個靠跪行收廢品為生的人,15年捐了100多萬這是什么概念,這得收多少廢品才能攢下這么多錢?
2023年一位受他長期資助的小學生終于見到了這位神秘的“恩人”,當他出現在孩子面前時,小女孩先是滿臉疑惑。
根本不敢相信眼前這位衣著樸素,行動不便的拾荒者,就是資助她這么多年的好心人。
然后她驚訝得說不出話來,最后緊緊握住叔叔的手掩面哭泣,這一幕感動了無數網友,大家紛紛稱他為“善行的巨人”“跪著的巨人”。
有人建議他有這么高的人氣可以開直播帶貨,這樣可以掙更多的錢,也能幫助更多的人。
但他拒絕了,他說不想炒作自己,只想默默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025年他還和朋友一起帶著19噸物資馳援貴州榕江。
買完物資之后他自己賬戶里只有幾毛錢,還額外東拼西湊借了幾千塊,他曾經是受助者,感受過人間的溫暖,如今他把這份溫暖傳遞給了更多的人。
這兩位網紅雖然人生境遇不同,但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訴大家什么事善良和愛。
他們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是做了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觸動了無數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或許這就是他們走紅的原因,真實,善良,堅韌,這些美好的品質,在他們身上閃閃發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