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患者何先生手捧兩面錦旗來到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蘇州醫院,向該院心血管內科及急診醫學科團隊致謝:“是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五個月前,這位曾命懸一線的急性心梗患者,如今通過醫院“防-救-治-康”一體化診療模式,不僅重獲健康,更實現了血管狀態的“逆齡生長”。
據悉,今年2月,30多歲的何先生因突發劇烈胸悶被緊急送至南大蘇州醫院急診搶救室。急診醫學科團隊迅速啟動胸痛中心綠色通道,10分鐘內完成心電圖檢查,確診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隨后,急診冠脈造影顯示:患者心臟左前降支近段完全閉塞,隨時可能發生心臟驟停!“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急診醫學科主任醫師李勝軍帶領團隊爭分奪秒,與心血管內科團隊無縫銜接,僅用40分鐘便完成支架植入手術,成功打通閉塞血管。術后,患者脫離生命危險,但進一步檢查發現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嚴重超標,血管狀態堪憂,若不及時干預,再發心梗風險極高。
面對這一“定時炸彈”,該院心血管內科團隊為何先生量身定制了全周期健康管理方案:藥物調控、飲食干預、運動處方、心理支持“四管齊下”,并告誡他:“必須徹底改變生活方式,否則下一次未必如此幸運” 。這位曾煙酒不離、熬夜拼搏的年輕銷售員認真聽從醫生的建議,果斷戒煙、戒酒,堅持每日30分鐘運動,并將精細主食替換為糙米等健康食材。同時,主動與醫院保持密切聯系,定期復診并接受醫生的遠程健康指導。經過5個月的科學管理,何先生的最新檢查結果顯示其血管狀態顯著改善。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徐吉榮表示:“患者用自律和行動做到了99%的人難以堅持的事情,真正實現了心梗后的‘血管重生’。” 值得一提的是,何先生還將自己的經歷以“心梗小伙重生 感謝蘇州科技城醫院救命之恩”為題發布在了個人小紅書平臺,希望更多年輕人以他的親身經歷為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重視個人健康。
該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徐盛開介紹,急性心肌梗死(簡稱“心梗”)是冠狀動脈急性閉塞導致心肌缺血壞死的嚴重疾病,具有起病急、致死率高的特點。他提醒市民,40歲以上人群應定期檢測血脂、血壓、血糖,控制“三高”。 出現胸痛等癥狀立即撥打120,切勿自行駕車或步行就醫。心梗救治黃金時間為發病后120分鐘內,每延遲1分鐘,死亡率上升1%。術后患者需長期堅持健康管理,包括規律用藥、戒煙限酒、低鹽低脂飲食、適度運動及心理調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