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結束已近一小時,換上便裝坐在空調房里的張殿梁,額頭上的汗水依然會不停地滲出。
張殿梁的汗水,是他身體對三人籃球的生理代償。12秒的進攻時限,10分鐘的比賽時長,無縫銜接的換人機制——每個攻防回合的強度都被推至極限,也讓比賽懸念迭起。
三人籃球的世界與五人制截然不同。在這里,美國男籃從未染指奧運金牌,而中國男籃卻能擊敗法國、加拿大這樣的強隊。
中國三人男籃是世界杯的常客,自2012年賽事創辦以來,他們參加了9屆賽事中的5屆。然而,自三人籃球正式入奧后,中國男隊在世界杯上卻長期扮演“看客”的角色,直到今年6月底才打破多屆賽事僅獲一勝的尷尬。
6月舉行的2025年三人籃球世界杯上,身處“死亡之組”的中國男隊先克波多黎各,隨后接連絕殺加拿大和法國,以小組頭名晉級。雖然在淘汰賽負于最終奪冠的西班牙隊,但歷史性地闖入世界杯八強,已是突破。
這并非中國三人男籃今年創造的唯一歷史。早在3月的三人籃球亞洲杯上,中國男隊便斬獲亞軍,刷新了隊伍在該項賽事中的最佳戰績。亞洲杯亞軍、世界杯八強、力克法國加拿大——中國三人男籃成為上半年中國籃球版圖中為數不多的亮色。
世界杯結束一個月后,澎湃新聞記者在超三聯賽北京爭霸賽現場見到了幫助中國三籃創造兩次歷史的張殿梁。
談及世界杯的歷史性突破,他透露了小組賽末輪戲劇性的一幕:中法兩隊都誤算了晉級規則。最終,法國隊連續申請技術犯規,成就了吳星銳從籃板后沿助攻相智超的空接絕殺。
除了運氣的眷顧,張殿梁的講述藏著中國三人男籃成長的蛛絲馬跡:從巴黎奧運備戰周期的“外援掛件”,到與世界頂尖強隊碰面時擁有硬解能力;從中國球員擔任主控點遭外援質疑,到世界杯熱身邀約對手的欣然接受;從出國比賽時對手的點頭之交,到絕殺法國后看臺傳來的真誠祝賀……張殿梁的成長軌跡實現了從CUBA到CBA再到超三聯賽的“三級跳”,也親歷了中國三人男籃實力躍升的“三級跳”。
展望未來,張殿梁的目標清晰而堅定:“希望每年都能站上世界杯的賽場,每年都能打出屬于我們的籃球。”
中國三人男籃歷史性地闖入世界杯八強。
【以下是澎湃新聞對張殿梁的專訪】
世界杯前八,中國三人男籃如何創造歷史
三人籃球世界杯期間,印象最深的瞬間是什么時候?
張殿梁:絕殺法國隊鎖定世界杯八強的瞬間。賽前我們把晉級規則弄錯了,法國隊也弄錯了,他們以為必須拿18分才能晉級,所以最后一直在要技術犯規,結果法國隊被我們絕殺了。我們直到第二天復盤才發現,兩隊都弄錯了規則,要先看勝負關系再算小分。
那場比賽非常戲劇性,最后時刻吳星銳從籃板上沿傳給相智超,完成空接絕殺,這是你印象最深的絕殺嗎?
張殿梁:我印象深刻的絕殺其實挺多的,郭瀚宇和相智超總是愛投這種絕殺。香港大師賽,郭瀚宇投進過0.5秒打板絕殺,男籃世界杯,郭瀚宇也絕殺過日本隊;去年相智超在麥納麥大師賽完成絕殺,今年世界杯又絕殺了加拿大隊和法國隊。
對陣加拿大隊的比賽,我們該進的不該進的都投進了,郭瀚宇投進了很多非常難的兩分球,吳星銳做三威脅,腳都沒收回來還能投進,相智超前兩場比賽打鐵,最后還是投進了絕殺球,我的這幫隊友都挺神的。
三人籃球世界杯開始前,球隊的目標是什么?
張殿梁:自從三人籃球進入奧運會,中國男隊只在世界杯上贏過一場,還是絕殺日本隊。這次分組出來,跟我們一個組的都是歐美頂尖球隊。我們目標是跟美洲杯冠軍波多黎各隊拼一下,打加拿大隊可能就比較費勁,打巴黎奧運會亞軍法國隊和歐洲杯冠軍奧地利隊,盡可能少輸當贏。
但球隊卻打得非常頑強,原因是什么?
張殿梁:我們最大的進步是韌性,以往比賽我們只能頂前五分鐘,后五分鐘一旦對手打出一波流,我們就沒轍了,但這屆比賽,我們能一直咬住比分。法國隊的那場比賽,我們最后一分鐘11比15落后4分,但最后時刻還是咬住了。以前關鍵時刻我們是把球給外援,但現在我們都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每個球員都能站出來,這是打出好成績的前提。
中國隊這次比賽中情緒非常穩定,即便有爭議判罰,隊員也在比賽狀態里,這是為什么?
張殿梁:現在FIBA的裁判對中國隊的吹罰已經比以前好多了,以前參加FIBA3x3的比賽,或許是裁判覺得我們能力不行,即便是同樣的動作,裁判也會吹我們犯規,就像在針對我們。但這兩年我們實力進步了,也得到了裁判的認可,所以吹罰環境好了很多。這屆世界杯,大家犯規次數都很多,所以我們賽前就說,無論裁判怎么吹,都要控制情緒,沒必要為了較勁賠上技術犯規。
中國隊絕殺法國男籃。
世界杯期間,對你們幫助最大的是什么?
張殿梁:世界杯正賽前一天,我們和比利時隊約了一場對抗賽,那場對抗賽對我們的幫助很大。雖然比分都輸了,但該跑的戰術都跑出來了,也徹底把我們的狀態激發出來了。
比利時是一支強隊,賽前如何促成這次對抗賽?
張殿梁:比利時隊的維爾沃特以前是我們在福田隊的隊友,他現在也在超三聯賽效力,大家關系比較好,所以就讓郭瀚宇問了一下。
一開始我們還擔心比利時隊的主教練不同意,因為我們下午四點發的消息,維爾沃特晚上十點都沒回,我說是不是比利時教練覺得跟咱們打沒什么鍛煉價值,結果第二天一早維爾沃特跟我們說沒問題。最后比利時隊小組沒出線,我們還開玩笑說,這場熱身賽讓我們命運交換了,我們進了八強,他們卻被淘汰了。
這也證明三人籃球的賽場機會非常大?
張殿梁:對,其實現在大家的差距都不大,可能誰今天手感好,誰就能贏,這種以弱勝強的例子特別多。
經歷世界杯后,你自己有什么變化嗎?
張殿梁:以前遇到大賽,自己都會有緊張的情緒,但外國球員的心態完全不同,他們真的把比賽當籃球游戲。這次去世界杯我還說,你很難在中國球員的臉上看到像外國球員那么純粹的笑容。可能和他們交流多了之后,自己打球時的狀態也會更放松一些。
比賽中的張殿梁。
“比賽服發挺多,但一次沒穿上”
什么時候決定投身三人籃球?
張殿梁:CBA第二個賽季快結束時,我就在考慮投身三人籃球。當時四川男籃想和我續約,但三人籃球是我的第一選擇,就怎么高興怎么來了。做決定的時候,我都沒跟家里人說,我爸媽是看到網上的消息才知道我不打CBA了。
你是如何進入三人男籃國家隊的視野?
張殿梁:2019年,我跟朋友一起參加了中國三對三籃球聯賽全國總決賽,認識了U23國家隊主教練王占宇。2021年東京奧運會集訓在四川金強基地,王導就問我有沒有興趣,我知道以我的條件,如果打五人籃球,一輩子也打不進國家隊,但在三人籃球賽道上有這個機會,我非常高興。
張殿梁。
從五人籃球到三人籃球,成長最重要的階段是什么時候?
張殿梁:在福田隊打球的時候,當時我們是和國際球員聯合組隊,一開始我和郭瀚宇就像“掛件”一樣,只負責防守和搶籃板。一場比賽外援得十六七分,我和郭瀚宇得三四分,比賽就能贏。
有段時間外援維爾沃特受傷,球隊只剩我、郭瀚宇和陳江河三個中國球員,那是我們成長速度最快的時候。當時福田隊的教練是奧地利國家隊教練普雷德拉格·米列蒂奇,他教了我們很多三人籃球的技巧,還讓郭瀚宇擔任第一持球點。這個選擇一度讓范德霍斯特很不開心,但我們最終在斯普利特挑戰賽上奪冠了,也得到了范德霍斯特的認可。從那之后,我們手上的球權慢慢增多,對三人籃球的理解也越來越好,這前前后后花了一年半的時間。
第一次穿國家隊球衣比賽,會有什么不同的情緒嗎?
張殿梁:真的很緊張。我第一次代表國家隊打正式比賽是對陣中國臺北,我在場上能明顯感覺到腿都發僵。比賽的時候有一個籃板球掉到我的腳底下,我想撿但腿都動不了,被身后中國臺北的球員從老遠處搶走,直到那個瞬間,我才反應過來,這個球我應該邁腿去搶。
如果用一個詞總結你的三人籃球之旅,你會用什么詞?
張殿梁:積累。我2022年進入國家集訓隊,但直到2025年才正式代表國家隊打正式比賽。第一年進入國家集訓隊時,我們有9名隊員去歐洲拉練,最后4個人報名世界杯,4個人報名亞洲杯,只有我一個人是純陪練。三人籃球每屆比賽可以報名6個人,但正式比賽只有4個人上場,我有兩三次都扮演第五人、第六人的角色。我開玩笑地說,我比賽服發得挺多,但一次沒穿上。
張殿梁所在的橫沙譽民隊奪得上賽季超三聯賽冠軍。
“現在的超三聯賽真的不好打”
打過世界杯之后,再回到超三聯賽,會覺得在場上更加游刃有余嗎?
張殿梁:剛開始我也抱著這個想法,都跟世界頂級球員交過手了,回到國內聯賽,應該會更輕松,打起來才發現真不是這么回事。整個超三聯賽的球員水平都在提高,無論是個人技術還是球隊的默契程度,進步速度都非常快。以前打起來把握比較大的對手,今年再次交手,輸給人家很正常。
超三聯賽的發展對你們創造亞洲杯和世界杯最好成績有什么幫助?
張殿梁:中國球員實力提升,國家隊實力自然會提升。剛開始打超三聯賽時,你經驗足一點,成績就會比較好,但現在再想贏比賽,就得在訓練方面付出更多。同時,超三聯賽讓我們跟很多頂尖三人籃球運動員有接觸,今年世界杯贏了法國隊后,觀眾席的荷蘭隊都一直在祝賀我們。
你覺得中國三人籃球這幾年氛圍有哪些變化?
張殿梁:氛圍越來越好,剛開始看FIBA3x3的比賽,直播間都沒什么觀眾,但現在打開直播,就會有人問中國隊什么時候出場,大家還是比較關注中國三人籃球的發展。就像超三聯賽,無論哪一站比賽,現場觀眾都是爆滿,之前的晉江大區賽在當地文化廣場舉行,那站比賽樓梯上都擠滿了人。
中國三人男籃創造了歷史最好成績,你還有什么目標想要實現?
張殿梁:世界杯第八名只是我們進步的第一步,我們之前的世界杯資格都是通過奧運會參賽資格沿襲下來的,但其他年份,中國隊都沒能參賽。我們希望每年都能站上世界杯的賽場,每年都能打出屬于我們的籃球,讓別人看到更多的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