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臺共舞!昨天(7月23日),今年第7號臺風“范斯高”和第8號臺風“竹節草”接連生成,今天第9號臺風“羅莎”也已經生成,從而出現了今年首次三臺共舞的格局。為何近期臺風扎堆出現?未來三個臺風如何發展?哪里需要加強防范?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為你解讀。
“范斯高”“竹節草”接連生成
“羅莎”緊隨其后形成三臺共舞
7月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處于臺風活躍期,共有7個臺風生成,遠超常年同期。其中,今年第4號臺風“丹娜絲”和第6號臺風“韋帕”已先后登陸我國。昨天,今年第7號臺風“范斯高”和第8號臺風“竹節草”接連生成。今天下午,第9號臺風“羅莎”生成,形成三臺共舞的格局。
為何近期臺風扎堆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受副熱帶高壓位置、季風氣流、海溫等方面的因素影響。”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林楠介紹,7月5日以來,副熱帶高壓持續偏強偏北,其南側熱帶輻合帶對流活躍,給臺風胚胎生成提供了有利的初始發展空間。同時,近期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海溫普遍達到28℃以上,較高的海溫為臺風的發展提供了充足能量,還有季風氣流充沛的水汽條件加持,而且海面上垂直風切變較5、6月更小,不易吹散臺風,這些因素都有利于近期臺風扎堆出現。
“范斯高”與“竹節草”雙臺風互旋
靠近我國時都會減弱
從衛星云圖上看,“范斯高”整體云系比較龐大,結構松散且不對稱,對流主要位于東側和南側。“竹節草”個頭較小,螺旋結構相對清晰,位于“范斯高”的水汽輸送帶上,其南側對流發展比較旺盛。未來“范斯高”和“竹節草”互相牽制,強度都會減弱。“羅莎”未來將向日本靠近,對我國無直接影響。
“范斯高”和“竹節草”兩個臺風處于同一個季風槽內,會出現明顯的雙臺風互旋作用,即藤原效應。 “范斯高”今天主要受到副熱帶高壓南側的東南氣流引導,向西北方向移動為主,明天它會進一步和“竹節草”相互作用,使得路徑轉為以偏西為主,向浙江南部到福建北部一帶沿海靠近。
而“竹節草”受藤原效應影響,目前路徑已經開始逆時針轉彎,今天傍晚開始轉向東北方向移動,并將于今天夜間至明天上午在呂宋島西北部沿海登陸,爾后進入巴士海峽并趨向臺灣以東洋面。 “范斯高”和“竹節草”雙臺風互旋,相互爭奪水汽和能量,最終會限制它們的強度和發展,在靠近東南沿海時都會減弱為熱帶低壓。
浙閩沿海累計雨量大需防次生災害
8月臺風活動仍然頻繁
受“范斯高”和“竹節草”的共同影響,24日至26日,東海、南海、臺灣海峽以及浙閩沿海、臺灣島沿海等將有6至8級、陣風9至10級的大風,其中,南海東部的部分海域風力可達9至10級、陣風11至12級,相關海域航行船舶、涉島旅游都需加強安全防范。
25日至27日,“范斯高”和“竹節草”還會給臺灣、福建、浙江、江西等地帶去較大范圍降雨,雨量以中到大雨為主,部分地區有暴雨。浙閩沿海以及臺灣島北部等局地過程累計雨量可能會超過100毫米,尤其是福建南部21日至22日受到臺風“韋帕”外圍環流影響已經出現過強降雨,要警惕降雨疊加可能導致的次生災害風險。
展望后期,預計8月臺風活動仍然頻繁,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將有4至5個臺風生成,其中或有2至3個臺風登陸或明顯影響我國。臺風強度接近常年,活動路徑以西行和西北行為主,影響區域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南,有1個臺風或影響長江以北地區,預報時效較長,請大家關注臨近預警、預報信息,做好防范臺風的準備。
來源:中國天氣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