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日貿易協議的達成,歐盟的壓力逐漸增大,眼看距離最后期限越來越近,三位知情人士透露,歐盟也準備與美國達成類似美日貿易協議。
不過此事還未一錘定音,畢竟馮德萊恩此時在中國。
數小時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以及歐洲理事會科斯塔到達北京。
美國總統特朗普
在特朗普掀起貿易戰的背景下,歐盟兩大巨頭聯袂訪華,受到了世界關注,尤其在特朗普關稅步步緊逼的背景下,歐盟是否會轉向中國。
不過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美國卻傳出了兩個重磅消息。
特朗普宣稱,美國計劃對全球大部分國家加征15%至50%的關稅。與此同時,他特別指出,美國正與歐盟就貿易事宜展開談判,并表示若歐盟同意進一步向美國企業開放市場,美國將考慮允許歐盟適用較低的關稅稅率。
從這一表態來看,特朗普的言論似乎在向歐盟釋放一種可能達成有利協議的信號。
其次,特朗普還親口說到,“中美貿易談判已經處于收尾階段,雙方接近達成協議”。
中美第三輪談判在即,特朗普說中美談判已經接近收尾階段,或不難理解特朗普近日對華的一系列表態了。
先是美媒表示特朗普成為了團隊中對華最不鷹派的一員,更精彩的當屬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遠赴華盛頓,想打“中國牌”來換取特朗普的關稅減免,然而特朗普直接一盆涼水澆向小馬科斯,表示“我不介意菲律賓和中國保持良好關系,因為中國和美國的關系也很好”,這話直接把小馬科斯聽的一愣一愣。
從現場畫面來看,小馬科斯都不敢相信這是美國總統說出來的話,更關鍵的是,特朗普還當著小馬科斯的面表示,自己很快就會訪華。
菲律賓總統馬科斯
這是完全不顧小馬科斯的感受,但是就是這么戲劇性的發生了,當然,面對反復無常的特朗普,他的話基本沒有什么可信度,至于為何頻頻對華釋放友好信號,或在于特朗普想結束這場關稅戰了。
然而事情發展到現在,早就不是特朗普說結束就能結束了,印度、加拿大以及巴西等國在關稅一事上還未松口,雖然日本與美國達成了協議,但日本民眾對此意見非常大。
就日本國內情況而言,超過75%的日本網民持此觀點,即認為該貿易協議不應簽署,因其對日本不利。
據最新動態,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擔憂石破茂政府可能改變立場、不履行協議,故于數小時前向日方發出嚴正警告:若日本在貿易協議的執行過程中未能令美方滿意,美國將重新把對日關稅稅率上調至25%。
可見,美國自己也沒有多大信心。
眼下作為國際社會中的兩個“大個子”中歐正在北京舉行會見,遠在華盛頓的特朗普自然心里不安,尤其是特朗普團隊還想在下次談判中增加籌碼,跟中國談談購買俄羅斯以及伊朗石油一事,特朗普狠話都已經放出去了,表示如果普京50天內不達成協議,就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征收100%的二級關稅。
特朗普此舉,一是想遏制俄羅斯的石油經濟,二是想讓中國購買美國石油,但特朗普也明白,中國并不會買賬。
如果中歐進一步達成了合作,那么特朗普關稅,不管是歐盟還是中國,都將進一步失去威力。
因此,你會發現為什么特朗普又給歐盟希望了。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而馮德萊恩放下此前“如果中國不滿足歐盟的要求,就不會訪華”的心態,來北京參加中歐第二十五次會晤,同樣也是應對特朗普關稅策略的重要一環。
所謂“與他國展開協調合作”,其本質在于利用中國市場的吸引力來對沖美國方面施加的壓力,與此同時,向特朗普政府傳遞出“歐洲并非處于孤立無援境地”的明確信號。
也不排除歐盟想“禍水東引”,向特朗普傳達一種信號,是中國破壞了美國的好事。
但實際上,馮德萊恩真要抱有這樣的心態,只會進一步讓中美都瞧不起歐盟。
中國也不是真正信任歐盟,畢竟歐盟三番五次說要反制美國,可最后呢,每一次都是光喊不動手,畢竟中國也知道,一個近三分之二的裝備采購都依賴美國的組織,怎么會真的對美國說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