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秦雪麗
7月24日,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第六屆中韓聯合增殖放流活動”新聞發布會,會上,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黨組成員、煙臺市海洋與漁業監督監察支隊支隊長王宏亮,介紹第六屆中韓聯合增殖放流活動總體情況。
王宏亮在發布會現場介紹,根據農業農村部工作安排,將第六屆中韓聯合增殖放流活動中方會場設在煙臺。截至目前,活動的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第六屆中韓聯合增殖放流活動將于7月29日上午在黃渤海新區舉行。屆時,將同步舉辦中國·煙臺第七屆海洋放魚日公益活動。
此次活動由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韓國海洋水產部水產政策室、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煙臺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煙臺黃渤海新區(煙臺開發區)管委承辦,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煙臺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山東省漁業發展和資源養護總站協辦。
煙臺市地處山東半島東部,瀕臨黃海、渤海,擁有1071公里的黃金海岸線、230個近海島嶼和7個天然海灣。煙臺海洋漁業資源豐富,盛產海參、對蝦、鮑魚等海珍品,近海有經濟價值漁業生物物種100余種,是全國重點漁業區。
近年來,為深入貫徹落實《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中長期規劃》《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等有關文件精神,養護水生生物資源,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煙臺積極爭取各級財政資金累計2.5億元,增殖放流魚、蝦、蟹等6大類21個物種的水產苗種90多億單位,近海漁業資源得到一定程度修復,中國對蝦、三疣梭子蟹等大宗放流物種形成了較為穩定的秋季魚汛。
根據中韓漁委會達成的共識,舉行中韓聯合增殖放流,充分展現了中韓雙方共同攜手養護黃海漁業資源、共建全球海洋生態文明的正能量,將為促進黃海漁業可持續發展、促進兩國漁業更廣泛合作、增進兩國人民福祉和友誼發揮積極作用。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