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首例
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術(PCP)
在福州愛爾眼科醫院成功施行
年輕男子持續高眼壓7個多月
患者是一位30歲的年輕男子阿勇(化名),20年前因外傷在某醫院行“右眼白內障手術”,7個月前因摔傷致右眼人工晶體脫位,就診福州愛爾眼科醫院時發現其右眼同時伴有晚期繼發性青光眼,隨后順利完成了“右眼人工晶狀體懸吊術+人工晶狀體復位術”。術后眼壓波動在21-26mmHg之間(正常眼壓10-21mmHg),但阿勇不規律用藥,藥物反應差。
近日,福州愛爾眼科潘偉華教授青光眼名醫工作室再次啟動專家聯合會診手術通道,阿勇快速預約了專家門診。阿勇的房角鏡及UBM(超聲生物顯微鏡)檢查提示,其下方房角局限性前粘連,房角色素3級,余房角開放,房角色素2級。
經過愛爾眼科浙江省區副總院長潘偉華教授與福州愛爾眼科醫院青白科副主任羅琰君聯合會診,結合病史及輔助檢查,考慮阿勇因人工晶體虹膜后表面發生摩擦,引起虹膜色素上皮細胞脫離,色素顆粒隨房水沉積于小梁網,致其功能長期受損,發展為繼發性青光眼
▲潘偉華教授(右)與羅琰君副主任聯合會診
由于藥物控制眼壓效果不佳、患者年輕且依從性差,而傳統外濾過手術需長期維護濾過泡,遠期成功率較低。潘偉華教授建議行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術(PCP)。
這是一種新型青光眼內引流微創手術方式,其融合了粘小管成形術和小梁切除術,將房水通過Schlemm管斷端引流入Schlemm管,恢復房水生理性引流,降低眼壓。
“術中能夠順利找到Schlemm管,手術就成功一半了?!迸藗トA教授表示,PCP需要術者熟悉角膜緣的解剖結構和熟練的顯微操作技巧。
但阿勇因多次手術導致疤痕增生及人工晶體懸吊縫線干擾,極大增加了導管穿行難度。潘偉華教授與羅琰君副主任討論后制定周密方案,術中兩位專家配合默契,順時針穿行到4點位,導管迷路,立刻調整策略,改為逆時針穿行,手術順利完成。
▲潘偉華教授、羅琰君副主任為患者手術
最近復查顯示,阿勇右眼眼壓已恢復正常。
微創新術式,恢復快、更安全
羅琰君副主任介紹,經典的小梁切除術和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作為主要的青光眼外引流手術,具有很好的降眼壓效果,但存在濾過通道瘢痕化影響手術成功率、濾過泡相關并發癥以及眼表損傷等問題。
PCP是基于內引流目的設計的術式,從外路打開Schlemm管并通過切除局部小梁網(或深層角鞏膜緣組織)和周邊虹膜,實現不依賴于房角開放狀態的前房與Schlemm管直接溝通,原則上可不受房角形態制約,也不受角膜混濁的影響,既適用于開角型青光眼,也適用于閉角型青光眼,更為那些對傳統手術或藥物治療效果欠佳的患者,以及部分先天性青光眼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該術式不僅恢復快,也避免了結膜濾過泡及其相關并發癥,如術后異物感、濾過泡滲漏、感染等,同時還減少了術后低眼壓、脈絡膜脫離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
羅琰君指出,雖然粘小管成形術具有諸多優勢,但并非所有青光眼患者都適合接受該手術。醫生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評估,并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同時,患者在術后也需要定期隨訪和復查。
據悉,2023年3月,福州愛爾眼科醫院成立了“區域疑難青光眼病診療基地”。基地匯聚了愛爾眼科醫院集團青光眼專家中堅力量,并聘請國際國內著名青光眼專家,提供精準的門診及術前檢查和術后復查鏈路,針對各類型疑難青光眼患者提供個體化的診療方案。另外,通過結合醫院青光眼“病友之家”及“個案管理師”體系,有效追蹤青光眼患者全病程進展,為患者提供終身隨訪服務。
(陳雪彬)
現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編輯:李子
審核:黃美輝、劉碧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