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4日 18:16:44 來自鳳凰網
7月17日下午,“弘揚大別山精神 沿著鐵路評湖北”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武漢漢口火車站啟動,這不僅是對大別山紅色精神的宣傳和傳承,更是對鐵路通達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次深刻詮釋。武漢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譽,如今,武漢更已成為坐擁京廣、沿江等多條高鐵交匯的全國重要的鐵路樞紐,其四通八達的鐵路網絡正切實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此刻,從武漢出發,乘坐高鐵奔向大別山,意義非凡。
在群山莽莽的大別山腹地,一列列“銀色閃電”風馳電掣般穿梭其間。黃黃高鐵、京港高鐵等線路的相繼接入黃梅縣,以及Z182次列車在蘄春縣設立停靠點,讓橫縱交織的鐵路網如同一座座發展的橋梁,為大別山革命老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新機遇。這不僅是交通的變革,更是一場推動經濟騰飛、文化繁榮、民生改善的深刻變革。
高鐵飛馳,文化長廊煥新彩。走進黃梅縣問梅村,紅墻黛瓦的建筑古樸清雅,似在訴說著悠悠歲月的故事;黃梅戲唱腔婉轉,如靈動的音符跳躍在空氣中;非遺挑花色澤絢麗,每一針每一線都編織著傳統的魅力。一條古色古香的文化長廊在此悠然呈現,而條條高鐵則成為連接這方文化圣地與外界的強勁紐帶。高鐵呼嘯而來,為問梅村帶來了八方游客。“2025年上半年,山莊平均每月接待游客達4萬人次。”過去,交通的不便讓許多人對這片文化沃土望而卻步,如今,高鐵的開通打破了這一困境,讓更多人能夠親身感受黃梅文化的獨特魅力。曾經藏在深閨人未識的問梅村,借助高鐵的東風,成為了眾人向往的旅游勝地,文化的種子隨著游客的腳步傳播得更遠更廣。
鐵軌延展,澎湃引擎促發展。鐵路,它不僅僅是一條條堅實的軌道,更是推動發展的澎湃引擎。數據是最有力的證明:今年春節期間,黃梅縣僅8天就接待游客81萬人次,文旅收入同比增長25%;黃黃高鐵開通后,預計今年年增游客30%。一條條鐵軌,如同神奇的魔杖,將“流量”變為“留量”,讓過往匆匆過客成為停留駐足、深度體驗的游客。黃梅的文旅產業在鐵路的帶動下蓬勃發展,從單一的景點觀光向多元化的文旅體驗轉變。周邊的餐飲、住宿、購物等相關產業也如雨后春筍般興起,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拉動了經濟增長。鐵路為黃梅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讓這片土地煥發出勃勃生機。鋼鐵動脈,鄉村振興添動能。搭乘高鐵,從武漢站出發,僅需1小時14分,便可抵達黃梅東站。2022 年4月,黃岡至黃梅高速鐵路正式通車運營,這條鋼鐵動脈宛如一條金色的絲線,串聯起了鄉村與城市。它不僅讓黃梅縣的稻米及其加工產品順暢“走出去”,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快速流通,更將八方游客便捷“引進來”,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能。
鐵路動起來,經濟發展起來。在黃梅縣永安村的袁夫稻田,一粒稻米奏響了種植、加工和文旅三產融合的美妙樂章。加工端打破“賣原糧”傳統路徑,開發出鮮米酪、米醋、米酒等特色產品,如同神奇的魔法,讓每粒米都釋放出更大價值,提升了農產品的附加值。曾經“靠天吃飯”的農業村,在鐵路帶來的新交通、新業態、新思維的助力下,成為熱門旅游目的地,正綻放著全新的光彩。(襄陽 劉建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