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在陽西縣溪頭鎮的紅樹林海域,生長著許多野生血鱔。本地群眾以這一當地特產為食材,烹飪出血鱔飯。今天,記者就帶大家一起去了解這道美食的制作工藝。
在縣城一家飯店的后廚
廚師用工具固定住鱔尾
一手握住鱔頭,一手持刀
將緊實的鱔肉與柔韌的鱔骨完整分離
剔骨的手法格外講究
飯店老板 劉欣燁:
如果是剔骨頭手法不夠快的話,它的血流出來很多,就浪費了它的營養,我們無論大的小的血鱔都要剔骨頭,最重要還是要把那個內臟給取出來,如果內臟不取出來還是會影響口感的。
血鱔飯
是烹飪技藝與特色食材的完美結合
既考驗廚師對功夫與火候的把控
更蘊藏著匠心獨運的烹飪藝術
制作時
米飯需煮得粒粒分明、軟硬適中
血鱔剔骨后
取肉與瘦肉一起剁成肉粒,下鍋炒香
再均勻鋪在米飯上進行最后的焗制
最后撒上蔥花、芫茜等增香配料
一盤色香味俱佳的血鱔焗飯便完成了
掀開鍋蓋
濃郁的鱔香與飯香撲面而來
入口時飯粒與血鱔肉末相伴
口感鮮香爽滑,十分美味
除了制作血鱔飯
鱔骨能煮成清甜不膩的清湯
飯底還帶有金黃酥脆的鍋巴
可謂“一鱔三味”
飯店老板 劉欣燁:
其實我們的飯最重要的一個就是火候,我們飯的鍋巴主要就是看火候才能出來。
血鱔
生長在水質條件優越的紅樹林里
因肉質呈血紅色而得名
且為野生繁殖,捕撈量有限
是陽西本地難得的新鮮食材
食客:
這里血鱔飯的骨頭已經剔掉了,并且炒的火候比較足,吃起來很香口,還有湯喝起來也非常鮮,鍋巴吃起來有小時候的味道。
一碗小小的血鱔飯
看似尋常
卻凝聚了制作者多年來
深耕其中的匠心巧思
讓人深刻領略到
傳統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來源 | 民生12345 陽西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 | 林俏岐
審核 | 梁劍華 梁勝
終審 | 黃劉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