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B-1500一夜滅營,墨西哥雇傭兵連人帶影炸沒了,這場戰爭已不擇手段
先說重點,FAB-1500滑翔炸彈又炸了人,一炸一個連,炸的是烏克蘭第25空降旅里的墨西哥雇傭兵小隊,全軍覆沒,沒剩完整尸體。
是不是覺得聽著離譜?一個南美小隊跨過大西洋來給烏克蘭“打工”,結果在頓涅茨克睡夢中被炸成齏粉。可問題是,這種離譜,在這場戰爭里,正變成“常態”。
這已經不是局部沖突了,是全球亂局的投影。
一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殺人局,雇傭兵只是第一批“人肉耗材”
烏克蘭人真打不動了。戰爭進入第三年,人口、兵源、士氣全線下滑,征兵年齡一降再降,從27歲降到25歲,現在傳出連16歲都要動員。
年輕人直接跑:能潤的潤,潤不出去的,寧愿坐牢也不想去前線。
于是,一堆“國際援兵”來了,哥倫比亞的、厄瓜多爾的、甚至連退役美軍、英軍也在招。這幫人有點本事,但問題也多:多是打黑幫、剿毒的城市戰出身,遇上高烈度現代戰爭,經驗基本沒用。
比如這次這批墨西哥人,空降旅里剛安頓幾天,就被俄軍盯上了。
夜里,俄空天軍直接一發FAB-1500滑翔炸彈劃破夜空,命中點在營區中間,落地即地獄,現場無人生還。
為什么用FAB-1500打幾個“打工人”?俄軍不是瘋,是精打細算
別覺得這是大炮打蚊子。這玩意不是普通炸彈,是精準到極致的殺器,載彈量675公斤,相當于100多發155mm榴彈炮的合并火力,一炸平一個小營地輕輕松松。
最重要的是,這玩意是“滑翔炸彈”。可以在百公里開外丟出,避開對方防空系統,在前線營地上空精確爆炸,誤差不超過20米。
換句話說:你以為你后撤了,其實你一直在靶心里。
俄軍這么打,目的只有兩個字:立威。
俄軍早就撂下話:雇傭兵不屬于正規軍,沒資格享受戰俘待遇。抓住了,不審判就是槍決。現在加一條:你要敢來,就別指望能回去。
烏克蘭戰線的“人血填坑”,是北約默許的劇本之一
別說烏克蘭不懂得戰爭成本,他們懂,但他們現在沒有選擇了。
一邊是源源不斷的傷亡,一邊是持續空襲摧毀后方產能。烏克蘭能做的只有一個字:撐。
于是你看到戰爭的怪象:
工廠被搬到丹麥、德國、芬蘭去建;
裝備靠美國、英國援助,彈藥靠北約給配額;
兵員靠全球招募,誰來都行,只要敢上前線。
有錢的地方出錢,有人想“歷練”的就派人,甚至還有某些退役軍官帶著自己私人部隊來撈戰功。
北約不說破,全都默認。因為這比出正規軍風險低多了。
烏克蘭在消耗的不只是兵員,是全球對戰爭“道德底線”的耐性
墨西哥這支小隊滅了,美洲各國屁都不放一個。為啥?因為他們是“私人行為”。死了只能怪你自己接了單。
可問題是,這種“道義模糊地帶”的操作,已經快演變成一個產業鏈了:
西方軍火公司掙錢;
烏克蘭靠血換時間;
雇傭兵拿高薪賭命;
俄羅斯順勢展示力量。
說到底,打到今天,不再是“誰有理”,而是誰更能扛、誰更能耗、誰敢不擇手段。
別小看這場爆炸。
一個FAB-1500,把墨西哥小隊炸沒了,炸掉的還有西方那種“靠雇傭兵湊數”的心理安全感。也警告了那些還在躍躍欲試的“自由斗士”:你可以來,但你可能走不回去。
烏克蘭正在用血把戰爭維持下去,而俄羅斯也用精確打擊告訴全世界:你們來參戰,就得做好連名字都寫不進史書的準備。
這場戰爭遠遠沒到頭,但對雇傭兵來說,已經是末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