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年初的一天夜半,侵華日軍第13軍司令官澤田茂仍在讀當日的《朝日新聞》:由于重慶命令新四軍移駐華北的國共矛盾,終于醞釀成國民黨軍對新四軍的武裝事變,結果以重慶軍事委員會名義解散新四軍的處分已表面化。而遭到四分五裂厄運的新四軍殘部,最近迫不得已按照中央命令從江南地區北上,有與華北八路軍勢力合并發起新活動之形勢。對此,我皇軍各部隊以截擊態勢正在開展激烈的殲滅戰。新四軍遭我方與中央軍的夾擊,處于被全殲的最后關頭,枉自進行最后抵抗。
國共貌似破裂,日軍將領都認為是個好機會,澤田茂的頂頭上司侵華日軍總司令西尾壽造反復下令要他“完成皖南事變未竟之功”。
澤田茂有天天寫日記的習慣。這天,他寫下了這樣幾行字:一、消滅江北兵匪,尤其是新四軍,覆滅其地盤。二、擴大江北占據地區,打開物資流通途徑。三、解決李長江部隊(或投降或消滅)。
李長江與李明揚是蘇北地區的兩位重要軍事人物,兩人因抗戰時期合作抗日而被稱為“二李”,但后期因政治立場不同逐漸產生分歧。
李明揚時任第五戰區游擊總指揮、第十戰區副司令長官等職,后任江蘇省淮南行署主任。李長江原為李明揚部下,抗戰時期任蘇北第四游擊區指揮部副指揮、魯蘇皖邊區游擊縱隊總指揮部副總指揮。
早在黃橋戰役之后,日寇就通過汪偽政權要人繆斌幾次到泰州,秘密威脅二李,勸其投降,條件是付給二李50萬元和25萬發彈藥。李明揚盡管內戰內行,但民族意識很濃,雖予接待,但表示拒絕投降。后來,李明揚自己帶一些部隊去泰州以北的茅山、周莊一帶,仍掛國民黨蘇魯院邊區游擊指揮部的招牌。
李長江與他的部下陳才福、陳中柱等卻出面同繆斌商量,全部投敵。但李長江把這美化為權宜之計,“降汪不降日,軍隊不移防”,眼前保存實力和地盤,將來一有機會,即行反正。
但由于李長江對于投降的要價實在太高,澤田茂極為惱火。為了營造有利態勢,澤田茂命令下屬獨立混成第11、12、17旅團兵分兩路,一路沿海安、東臺,另一路沿泰州、興化,向北夾擊鹽城,占領鹽城、阜寧地區。澤田茂也不是省油的燈:李長江不降,就地消滅;降,則以其為前驅,大舉“掃蕩”蘇北。
1941年1月11日,日軍獨立混成第12旅團一部進占黃橋,并以17架飛機空襲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駐地鹽城,其余部隊陸續在揚州、高郵、南通、如奉等地集結待命。
2月13日,在第1師檢查工作的陳毅與粟裕得到情報人員報告:國民黨蘇魯皖邊游擊軍副總指揮李長江在日軍利誘下,在泰州率部兩萬余人公開投敵,汪精衛將該部編為偽第一集團軍,任命李長江為該集團軍總司令。李明揚僅率一千余人離開泰州城,駐泰州北鄉。
隨即,粟裕指揮第1師所屬3個旅發起討李戰役。新四軍部隊沿海安到揚州的公路向西出擊,第2旅旅長王必成首先率部攻克姜埝,葉飛、陶勇分率第1、第3旅遷回包圍泰州,進展神速。
第2旅1個主力團在粟裕的指示下,隱蔽接敵,從相距僅一百幾十米的兩座碉堡之間順利進入城內,迅速打到李長江的指揮所。叛軍猝不及防,亂作一團,李長江翻墻率百余人倉皇逃走。此役共殲李偽軍五千余人,繳獲了大批軍用物資。
李長江投敵是背著部隊進行的,突然間宣布當偽軍,部隊混亂,士氣低落。戰爭中,部隊沒有正義就沒有戰斗力,他的部隊也感到當偽軍可恥,一打就垮。
考慮到泰州重地為日軍所必爭,敵人必定會瘋狂報復,粟裕在給李部以殲滅性打擊后,于2月21日下令新四軍部隊撤出東返。
捷報傳到延安,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人高興異常。毛澤東特地發電報給在重慶的周恩來:“李長江叛變,陳毅率新四軍討伐,20日占領泰州,俘獲人槍數千,李率數百人西逃,逆部有兩個支隊反正,望廣為宣傳。”
這時,日軍已疲憊,粟裕率領第1師適時集中兵力發動攻勢,相繼攻克泰興、靖江、東臺、南通、如皋地區的數十個敵人據點,并三次進擊海安城。在姚家堂戰斗中,新四軍擊斃日軍泰興城防司令以下二十余人,生俘日軍2人。這一系列的戰斗勝利,穩定了群眾情緒,堅定了抗日軍民堅持敵后抗戰的決心和信心。
李長江投降日偽,然而,日本人對他并不信任。1942年7月,日軍頭目襄吉以召開蘇北駐軍將領會議為名,邀請李長江赴揚州參加宴會。在宴會上,李長江中毒,大腦神經嚴重受損,幾乎變成了廢人。1956年12月,他在江西死去。
1945年年6月3日,李明揚被日軍俘去后,日偽誘以高官厚祿,但李明揚沒有向敵人屈膝。新中國成立后,鑒于李明揚曾與新四軍合作抗日,對革命有過貢獻,在日軍淫威之下又能保持民族氣節,為民族爭了光,中國共產黨請他當了江蘇省人民政府農林廳廳長,于1978年去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