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六月三十這天,老祖宗留下的農諺藏著秋天氣候密碼。
莊稼人最懂這天風向濕度背后的門道。
地頭老把式們常說“熱透六月尾,秋后凍斷腿”。今年田間玉米葉沙沙響,明顯帶著幾分燥氣。氣象站數據顯示午后最高溫躥到35度,比往年同期高出2度多。
北方五省已發布秋收預警。
河北邢臺農戶反映谷子抽穗比去年提前一周。
這可不是啥好兆頭,早熟往往意味著要遭霜打。但農科院的張技術員提醒別全信老黃歷。衛星云圖顯示副熱帶高壓正在南撤,這可比看螞蟻搬家準多了。
他們預測今年首場霜凍可能提前十天。
江南菜農王大姐曬出記賬本:去年這時候絲瓜還能摘三茬,今年藤蔓都開始發黃。她家兩畝大棚光保溫膜就多花了八百塊。有意思的是黑龍江老農李叔發現,今年馬蜂窩筑得特別低。
他爺爺那輩傳下來的說法:蜂巢矮,寒冬來得快。這個現象農技站還沒給出科學解釋。
糧庫保管員老周翻著庫存臺賬直嘬牙花子。
去年秋糧因陰雨霉變率高達8%,光是晾曬費就多支出十幾萬。今年他早早備好了三臺烘干機。中醫診所最近貼出告示:秋燥湯提前半月開售。
坐診的劉大夫發現,這兩天感冒患者里年輕人占了大半,都是貪涼惹的禍。菜市場羊肉攤主老馬樂開了花。才立秋就有人來訂羊蝎子火鍋料,說是要“貼秋膘”。
要我說啊,這秋膘貼得是不是忒著急了點?農機店里收割機配件賣得俏。
經銷商老趙說今年改裝防霜設備的特別多,連河南客戶都跑來訂貨。看來大伙兒是真怕了倒春寒。氣象臺最新預報讓人心里打鼓。
未來三天華北平原晝夜溫差要拉到15度,這架勢活像坐過山車。地里的紅薯可經不起這么折騰。農資公司的小吳偷偷告訴我,他們新進的防凍劑已經漲價兩成。
要我說啊,這漲價風比北風來得還快,莊稼漢的錢包又要遭罪。
村里老文書翻著黃歷直搖頭。上面說今年是“甲辰無春年”,按老理兒該是暖冬。可眼下這天氣走勢,誰還敢信這本老皇歷?
超市經理說電熱毯銷量同比漲了四成。
要擱往年,這會兒還都在賣涼席呢。
您說這氣候是不是越來越邪性了?
糧價波動讓面粉廠老板睡不踏實。
去年小麥收購價像坐火箭,今年眼看又要重演。老百姓的饅頭籃子怕是要跟著晃悠。
最后嘮叨句實在的:管它農諺準不準,地里的莊稼等不起人。
該鋪地膜趕緊鋪,該搭暖棚趁早搭。
您那旮沓有啥防寒妙招?
評論區說道說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