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光緒年間,靠山屯有個王老漢,養了頭黑驢。這驢別的啥本事沒有,就嗓門邪乎,一叫喚能把屯里的娃嚇得直哭。
那年頭屯里遭了災,地里沒收成,王老漢家快斷糧了,琢磨著把驢牽到縣城集上賣了,換點糧食度日。天剛蒙蒙亮,王老漢就起來了,給驢套上韁繩,拍了拍驢腦袋:"老黑啊,跟我這些年,今兒個對不住了,到了集上給我爭點氣。"那驢像是聽懂了,嗷嘮一嗓子,差點震聾王老漢的耳朵。
到了集上,那人多的跟螞蟻搬家似的。王老漢找個空地把驢拴好,扯著嗓子喊:"賣驢嘍!大嗓門黑驢,能看家能拉活!"這一喊,還真圍過來不少人。
頭一個過來的是個瘦得像根柴火棍的算命先生,圍著驢轉了三圈,瞇著眼掐著手指頭:"這驢啊,命帶煞氣,買回去家里準出邪事。"王老漢急了:"先生可別瞎說,我這驢壯實著呢!"算命先生哼了一聲:"我算卦從沒錯過,這驢就是個禍根。"說完搖著破扇子走了,王老漢氣得直跺腳。
接著來了個五大三粗的屠夫,瞅了瞅驢,咧著嘴說:"老頭,賣給我吧,正好缺斤下酒菜。"王老漢一聽臉都綠了:"不行不行,我這驢是拉車干活的,不是給你宰的!"屠夫不樂意了:"不賣就不賣,還挺橫。"甩著胳膊走了。
這時候過來個穿綢子褂的少爺,看了看驢說:"這驢倒有點意思,我買了。"王老漢樂壞了,趕緊跟少爺論價,磨來磨去,最后敲定二十兩銀子。少爺從懷里掏出銀子遞給王老漢,他剛接過來,那黑驢不知咋的,一甩尾巴"啪"地把少爺的帽子打飛了。少爺火了,指著王老漢:"你這破驢我不要了!"搶過銀子就走。王老漢又氣又急,眼淚都快下來了。
正沒轍呢,一個小和尚路過,看了看王老漢和驢說:"施主別著急,我買這驢。"王老漢納悶:"小師傅,你買驢干啥呀?"小和尚笑了:"寺里缺個拉磨的,這驢正合適。"王老漢半信半疑地把驢賣給小和尚,小和尚牽著驢剛走沒幾步,那驢突然嗷嗷叫著掙斷韁繩,撒腿就跑。
小和尚在后面追,邊追邊喊:"施主等等!"王老漢也跟著追,一邊追一邊罵:"你這死驢,害我白高興一場!"追了半天,總算在個破廟前追上了。倆人累得直喘氣,小和尚看著驢突然笑了:"施主啊,這驢有佛緣呢,之前不肯跟人走,是覺得那些人不是有緣人,我跟它有緣,所以它跑到這兒等我。"
王老漢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小和尚又說:"施主,人生就跟賣驢似的,難免遇著磕磕絆絆,可只要耐心等,總會遇著合適的。就像這驢,終究找著歸宿了。"王老漢聽了這話,心里亮堂多了。看著小和尚牽著驢走進廟里,他臉上露出了笑。打那以后王老漢明白了,日子再難也別急,啥事兒都會有最好的安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