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fēng)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采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
架起輕舟劃著短槳,輕輕從西湖水面上劃過,這西湖的風(fēng)景是如此美麗,讓人置身其中,如在畫中。
碧綠的湖水曲曲折折,連綿不絕,水波蕩漾,芳草萋萋,綿亙到遠(yuǎn)方,與湛藍(lán)的天空連成一片。
船行水中,隱約可以聽見西湖兩岸的長堤上,到處是悠揚的歌聲,那歌聲伴隨著笙管的演奏,婉轉(zhuǎn)悅耳。
無風(fēng)的時候,湖面平靜澄澈,如同精致的琉璃一樣,晶瑩碧透、美輪美奐。不知不覺中,小舟在水中緩慢劃行,船身輕動,水面蕩起層層漣漪,水波驚起了棲息在岸邊的沙鷗,它們倏忽一下子飛起來,掠著西湖兩岸飛翔盤旋。
這首詞描繪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日西湖美景圖,碧水藍(lán)天、長堤笙歌、輕舟沙鷗,清新可愛、美不勝收,讀罷使人如同身臨其境,賞心悅目,這大要是很多置身官場的人垂愛的地方吧,可以滌去疲憊。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xì)。草薰風(fēng)暖搖征轡。離愁漸遠(yuǎn)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踏莎行·候館梅殘》
客舍前的梅花已經(jīng)凋殘,溪橋旁細(xì)柳輕垂。春風(fēng)送暖,青草吐芳,離人跨上馬背遠(yuǎn)行。
走得越遠(yuǎn)這離愁越發(fā)無盡。像那迢迢不斷的春江之水。柔腸寸斷,眼淚洗去粉妝。
不要登上高樓,靠近欄桿遠(yuǎn)眺。否則只會看到草地盡頭重山阻隔,而離人還在重山之外。
這是一首抒寫離情別緒之作,展現(xiàn)了思婦游子天各一方,兩處相思的情懷。
上闋寫離別之時,那時客館的梅花凋殘,溪邊小橋畔的垂柳尚柔弱纖細(xì),營造了一個略顯凄涼的氛圍,為送別奠定基調(diào)。
之后寫風(fēng)暖草香,與前景作對比,色調(diào)轉(zhuǎn)換。然而,這美好的時節(jié),卻是與情人分別的時刻,多么殘酷。
接著抒寫離愁,是與行人的遠(yuǎn)近成比例,那人越遠(yuǎn),此情越是無窮盡,可謂傳神無比。
下闋寫女子在離別后愁腸百轉(zhuǎn),時時垂淚,甚至自我相勸:不要再登樓遠(yuǎn)眺,因為重山阻隔,人早已在山外,無論如何也看不到。明知如此,卻還是忍不住做這一切。
這離愁,這相思,哀婉凄惻,令人動容。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宵夜,花市燈火輝煌,猶如白晝。月兒悄悄爬上柳梢,我們相約黃昏后,共訴衷腸。而今元宵再至,月光與燈火依舊明亮,卻再也尋不見那熟悉的身影,淚水悄然浸濕了衣袖。
這首詞,溫柔地描繪了兩幅畫面:一幅是往昔元宵的甜蜜相會,月光下的柳梢頭,黃昏后的深情約定,那份柔情與蜜意,仿佛能穿越時空,直擊人心;
另一幅則是今朝元宵的孤獨守望,同樣的月光,同樣的燈火,卻獨缺了那個共賞之人,心中滿是對往昔的懷念與對現(xiàn)狀的哀傷。
約會是熱戀中的人感最純粹、最動人的見證。而今,“月與燈依舊”,景物未變,人事已非,伊人不見,舊情難續(xù),那份失落與無奈,如同潮水般涌來,讓人不禁淚濕衣襟。
詞人沒有用過多華麗的辭藻,卻將這份深情與哀傷,刻畫得淋漓盡致,讓人感同身受。
【04】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鷗鷺閑眠。應(yīng)慣尋常聽管弦。
風(fēng)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西湖風(fēng)光好,天光水色融成一片,景物都那么鮮麗。鷗鳥白鷺安穩(wěn)地睡眠,它們早就聽?wèi)T了不停的管弦樂聲。
那風(fēng)清月白的夜晚更是迷人,湖面好似一片白玉鋪成的田野,有誰還會羨慕乘鸞飛升成仙呢,這時人在游船中就好比是神仙啊!
年老后的歐陽修,已經(jīng)看淡了官場上的各種沉淪,它沉迷于美景中,處處都是對人生的無限的熱愛與眷戀,這也是他晚年樂觀曠達(dá)的人生態(tài)度。
【05】
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guān)風(fēng)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jié)。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fēng)容易別。
——《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三月,歐陽修離開西京(今河南洛陽)留守推官任時所作多首《玉樓春》詞之一。此首當(dāng)為離筵上為歌女所作,于離別的悲情委婉之中有疏朗放達(dá)之致。
筵席之上,剛剛想要把離開的日期告知,話還沒出口,舊日的紅顏知己已是哽咽悲泣。
人生所謂的“情癡”,其實并非如古人所言,是由外界的風(fēng)花雪月而導(dǎo)致的,只因人生有離別,心中有眷戀,越是不舍越是流連,就越為情所傷。
那酒席之上的離別之歌,切莫要再奏新曲,僅僅一曲已讓離人肝腸寸斷。也許只有把燦爛綻放的洛陽牡丹花看個夠,才能伴看消逝的春光一同離去。
人生應(yīng)該盡情享受快樂與幸福,才可以無怨無悔地告別青春的大好年華。
【06】
湖上朱橋響畫輪。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凈無塵。
當(dāng)路游絲縈醉客,隔花啼鳥喚行人。日斜歸去奈何春。
——《浣溪沙·湖上朱橋響畫輪》
潁州西湖上架著紅橋,橋上不斷地響著繪有彩圖的車子的車輪聲。春水溶溶,浸泡著春天空中倒映在水中的云。
平如鏡面的湖面上清潔干凈,不染一絲灰塵。路上的細(xì)絲飄游著,似要牽住秘客。隔著花草鳴啼的鳥兒,好像是在召喚行人。
太陽下山,游人無可奈何地離去,怎能舍得這誘人的春光。本詞從春景留人的角度來寫游人戀春,別有情趣。
【07】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庭院深深,究竟幽深幾許?楊柳如煙,似重重簾幕不知其數(shù)。那人乘著華貴的車馬外出游玩,登樓遠(yuǎn)望,卻看不見那通向章臺的路。
已至暮春,三月的雨伴隨著狂風(fēng)大作。重門將黃昏掩閉,也無法留住春天。向花哭訴心意,花卻默默不語,一片片散落飛到秋千外。
這是一首閨怨詞,描述了一位閨中思婦極其苦悶哀傷的情思。
上闋起句連用三個“深”字,道出女子身居深閨的狀況,隱含了巨大的孤獨寂寞:其實不是庭院深,而是無人看顧、無人交流的處境深。
轉(zhuǎn)而寫煙柳如幕,本是美景,然而在女子看來,那低垂的柳條也來欺負(fù)人,故意形成簾幕將其與外界隔絕。
這時她想到那薄情郎,在外四處游玩,可能去了煙花柳巷也未可知。然后下意識地望向妓女們所在的街道,但是什么都看不見。這一系列內(nèi)心描寫含蓄而又貼切自然,手法高妙。
下闋繼續(xù)寫景,三月里的風(fēng)雨本不那么狂烈,然而在這心境之下,卻也變成了摧折人的狂風(fēng)大雨。
已近黃昏,將重門掩去,試圖留住這一片天地里的春意,只是徒勞。
末句寫女子的情緒累積到頂點,終于忍不住哭泣,甚至邊哭邊向花兒訴說心意。可憐無人可以對語,但是那花又怎么懂得人言?最終花兒還是紛紛散落,自飄飛。
一種難以言說的惆悵、落寞,溢滿紙間。全詞少堆砌,全是自然之語,然而寫景抒情,都渾然天成,自成名篇。
【08】
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
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fēng)?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
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朝中措·平山堂》
平山堂的欄桿外是晴朗的天空,遠(yuǎn)山似有似無,一片迷蒙。當(dāng)想年我當(dāng)太守的時候,在堂前親手栽種的柳樹,離別它們已經(jīng)好幾年了。
我這個愛寫文章的太守,下筆就是萬言,喝酒一飲千杯。斗轉(zhuǎn)星移,物是人非,趁著年輕只管行樂吧,我一把年紀(jì)了,舉起酒杯已顯老態(tài)龍鐘了。
一首為好友送行之作,很難想象一位寫詞唯唯美美風(fēng)格的歐陽修,寫出一篇氣勢磅礴,疏宕豪邁詞。
楊柳本是無情物,通過楊柳這個意象,餞別筵前,面對知己,一段人生感慨,不禁沖口而出。無可否認(rèn),這兩句是抒發(fā)了人生易老、必須及時行樂的消極思想。
【09】
別后不知君遠(yuǎn)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yuǎn)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fēng)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yuǎn)近》
離別后不知你身在何處,滿目凄涼,心生多少憂悶。你越走越遠(yuǎn),書信漸漸斷絕:江水深闊,魚兒匿跡,讓我如何能得知你的訊息?
深夜里風(fēng)吹竹林,敲擊著涼秋的聲韻。萬葉千聲,都化作怨恨堆積。故意斜倚著單枕,收不到家書也罷,想到夢中將你尋覓,可嘆夢沒有做成,燈芯也化為灰燼,唉,為何連夢中相遇得不可得呢。
這是一首寫閨中思婦離愁別恨的詞。
一個“恨”字,層層遞進,深沉婉約。從原來的漸行漸遠(yuǎn),音訊漸無,到下面萬葉千聲,秋夜難眠,獨伴孤燈,孤枕尋夢,把一個閨中獨居的女子在愛人離別后的凄涼悲愁以及對杳無音訊的無情之人的怨恨,刻畫得淋漓盡致
【10】
把酒祝東風(fēng),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dāng)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浪淘沙·把酒祝東風(fēng)》
端起酒杯向東風(fēng)祝祈:請你繼續(xù)流連,不要一去匆匆。洛陽東郊的古道,楊柳依依,正是當(dāng)時攜手同游之處。
每一處花叢都留下我們的足跡。歡聚和離散從來都是這樣匆促。遺恨無盡無窮。今年的花兒比去年紅艷,可惜明年的花兒將更美好,可到時陪伴我的會是誰?
這首詞是作者回憶與好友梅堯臣同游洛陽東郊,感嘆人生聚散無常的詞。
朋友之間本來就很難相聚,而剛剛見面,又要匆匆作別。這怎能不給人帶來無窮的悵恨呢?
今年的花比去年開得更加繁盛,看去更加鮮艷,我本希望同你盡情觀賞。闊別重逢,相聚是如此的不易,花又開得這么燦爛,本來應(yīng)該盡情觀賞,然而友人就要離去,怎能不使人痛惜遺憾?
明年這花還將比今年開得更加繁盛,可惜的是,我與你分居兩地,天各一方,明年此時,不知同誰再來共賞此花啊!
花開明年勝今朝,而人卻未必能復(fù)如今日之相聚。無限之惆悵,不盡之感慨,自在不言之中。
【11】
一年春事都來幾,早過了、三之二。綠暗紅嫣渾可事。
綠楊庭院,暖風(fēng)簾幕,有個人憔悴。
買花載酒長安市,又爭似、家山見桃李。
不枉東風(fēng)吹客淚。相思難表,夢魂無據(jù),惟有歸來是。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來幾》
一年春光已過了多少?早過去了三分之二。綠葉繁茂,紅花嬌艷,依然是往年的情景。庭院中楊柳依依,暖風(fēng)吹拂著簾幕,有個人卻憂愁憔悴。
就算在長安市里買花載酒,富貴滿足,又怎比得上,在故鄉(xiāng)看見桃李花開的喜悅。不怨風(fēng)吹得異鄉(xiāng)人落淚,都因思鄉(xiāng)心切,難以表達(dá),做夢也不能如愿,只有歸家才行。
這是一首以傷春、思?xì)w為內(nèi)容的詞作。
上闋寫春意過去大半,在綠樹紅花環(huán)繞、暖風(fēng)吹拂的大好春光里,自己卻憂愁憔悴。以“綠暗紅嫣”暗示春已到頭,流露出了幾分傷感。上闋側(cè)重寫春愁。
歐陽修在長安市上買花載酒,然而這樣的風(fēng)流生活,卻不能磨滅他對家鄉(xiāng)愛妻的深情與愛意。
他并不錯怪春風(fēng)吹落了感傷的淚水,他知道自己的愁怨與春天無關(guān),而是因為相思難表,夢魂無據(jù)。
誰都知道歸返家鄉(xiāng)最好,既然不能實現(xiàn),不如趁著桃李芳華,享受團圓美滿的家庭生活,以此來慰藉他宦游他鄉(xiāng)的孤獨和寂寞。
【12】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fēng)。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xì)雨中。
——《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
雖然百花凋落,殘花凌亂,西湖依然美麗。漫天飛絮蒙蒙,柳枝橫斜,整日在風(fēng)中搖曳。
笙歌停歇,游人散去,這才覺得春天將要消逝。回到房中,垂下珠簾,雙飛的燕子在細(xì)雨中歸來。
歐陽修中年時曾在潁州做官,喜愛西湖美景,有歸老之心,晚年終于如愿。這首詞即是晚年暢游潁州西湖之作,表達(dá)了對西湖之景的喜愛之情。
西湖暮春時節(jié)。雖是百花凋殘,一片狼藉之象,但西湖依舊處處美現(xiàn)的。飛絮蒙蒙,柳條在風(fēng)中搖曳,自然而然。
相比常人看到暮春之景會生發(fā)惋惜傷感的情緒,這首詞反而表達(dá)了贊美之情,更何況歐陽修人已是暮年,因此十分難得。
笙歌停歇、游人紛紛散去,等游人散去之后,才突然意到空虛 ,一種若有所失的空虛感,大概就是繁華過后的清醒。
回到家中,垂下窗簾,看見細(xì)雨中雙燕郎飛,感受到另一種別樣情趣,那種空虛也趨于無形。
全詞凸顯了小令的特色,含蓄雋永,情景交融,自然且有神韻,文字細(xì)膩又不失可愛。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聯(lián)系我立即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