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了解汽車產業變革
出品: 電動星球
作者:思為
昨晚上市的零跑 B01,將價格打入了 10 萬元內,售價 8.98-11.98 萬元。
A 級純電轎車并不是一個新興的藍海市場,這個市場的老牌強者,是比亞迪秦(參數丨圖片) PLUS EV、埃安 S PLUS 等,新銳是在去年 8 月上市的小鵬 M03。
他們之中,有的已經形成了品牌效應,為大眾所熟知;有的依靠智能化與年輕化的精準定位,爆發出后來者的潛力,并促使前者進行智能化升級。
即便如此,零跑并未讓與對手的競爭,占據全部視線,相反,零跑目標直指主流燃油車用戶,意圖在新能源滲透率年底或達 60% 的窗口期搶奪份額。
對于這部分后期大眾而言,實惠大碗的「水桶車」最能打動他們。
于是我們看到,零跑 B01 從擁有650km 的 CLTC 續航、800V 架構、8295P 座艙芯片、18 分鐘從 30% 充電至 80% 等能力的 11.98 萬元頂配版,到較為純粹的 8.98 萬元的入門版。
零跑 B01 六個版本齊下,盡可能地覆蓋了該層級消費者的需求。
只是,在過去的兩年里,價格戰往往也是從 A 級市場開啟,零跑 B01 相比同級競品更為實惠的價格,足以引起其他品牌的警惕.
面對可能存在的競爭,零跑 B01 的底氣源于何處?之于零跑,B01 又處于怎樣的地位?
我們一起來看看。
本周福利:對話框回復【摸魚】
可以參與實物禮品的抽獎活動。
底氣
零跑 B01 理論上的直接競爭對手,小鵬 M03 售價 11.98-13.98 萬元、秦 PLUS EV 智駕版售價 10.98-12.98 萬元,以及 14.98-15.68 萬元的埃安 S PLUS。
若零跑 B01 的通勤領航輔助真能如官方承諾的那般上市即交付,那么在四款產品之中,零跑 B01 的續航、充電時間、輔助駕駛上的表現要優于比亞迪秦 PLUS EV 和埃安 S PLUS;
輔助駕駛、續航能力即使不如小鵬 M03,B01 在 800V 架構下實現的從 30% 補能至 80% 需要 18 分鐘的表現,也優于同等條件下 400V 架構下,需花費至少 26 分鐘的小鵬 M03。
而在此之外,不同于 A 級車型在駕控上的短板,朱江明稱在他駕駛零跑 B01 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最大的感受是「B01 的操控是零跑所有車里面最好的」。
這樣一款被官方稱為「無短板」的車型,其擁有不能被忽視的競爭力,當其銷量開始向上爬,必然會引起競爭對手的警惕。于是,熟悉的讓利策略,或有機會卷土重來。
當被問到競爭對手要讓利多少,才能夠讓零跑 B01 產生壓力時,零跑汽車高級副總裁曹力十分自信地回答了一句「我們不怕友商能拿得出降價優惠」。
對于熟悉零跑的人們而言,其原因并不難猜:零跑在自研制造與全域整合的優勢下,以成本定價,其所能給到的,已經是較為接近低線的價格。
因此,只要「大家都保持合理定價」,零跑 B01,及所有車型「絕對有超強的競爭力」,并進一步改善零跑的毛利率,再加上國家不支持降價內卷,零跑沒有表現出對友商大幅降價,從而接近零跑 B01 價格的擔憂。
朱江明隨后補充稱,零跑的理念是以自己的能力,在同價產品里面,做到配置最高,但仍以成本定價,普惠大眾。
零跑的全域自研,正愈發顯現它的光芒,而零跑 B01 還不是最能體現其全域自研優勢的產品。
未來藍圖
朱江明在群訪上透露,零跑的二季度財報或將「達到,甚至超越大家的預期」,對得起大家對零跑的期待。
這兩年的零跑足夠亮眼,剛剛過去的 2025 年上半年更是成為中國新勢力銷冠,并且多周周銷量超 7k 臺,表現顯著優于不少新勢力品牌。
只是,零跑在半個月前全新 C11 的群訪上,曾表示一時的銷冠并不代表未來會高枕無憂,零跑需要尋求更高層次的進步。
在零跑的標準中,這意味著,未來 3 年內,零跑要實現年銷百萬臺,達到車企存活的基準線;而在更長遠的未來中,零跑以年銷 400 萬臺為目標,「成為世界級電動車企」。
每一步,都要有充足的考慮。
這體現在零跑的產品推新順序上,就是對市場需求的密切關注。
面對「零跑產品推新順序混亂」的疑問,零跑解釋稱,12-18 萬的 C 系列滿足用戶的智能化需求、10-15 萬的 B 系列可以與油車在同價基礎上掰手腕。
而或在 10 月份慕尼黑車展亮相的、屬于豪華車型類別的 D 系列,是滿足市場對豪華車型增大的需求,如此循序漸進,是確保零跑每款車型「都要有銷量」的關鍵。
若零跑一開始便推出更為評價的 A 系列車型,反而不利于零跑后續車型產品的向上。
按照零跑的說法, 接下來即將亮相的 D 系列車型,會是一款「非常有情緒價值的車」,也將更能展示零跑自研能力,同時,B 系列還會有一款新車型,進一步助力零跑未來 3 年年銷百萬的目標。
2026 年,零跑將迎來 A 系列車型、品牌旗艦車型的推出,后者更是會有「黑科技」、「超越大家期待」、「人無我有」的東西。
而在海外,零跑未來會把大零部件——如座椅——盡可能本地化,較為方便運輸的自產零部件則在國內生產,面對本地化生產會帶來的人力成本會上升,零跑綜合考慮關稅、運輸等因素后,認為這是值得的。
C 系列與 B 系列當前車型的成功,給了零跑繼續向前的底氣與勇氣。當打好基礎后的零跑蓄力向上沖刺,D 系列又會帶來怎樣的驚喜?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