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荔枝》從始至終都是圍繞著給楊貴妃誕辰獻荔枝展開的。
李善德往返長安與嶺南,是為了貴妃吃上一口荔枝;蘇諒窮盡家財,是為了貴妃吃上一口荔枝;無數棵被砍斷的荔枝樹,都是為了貴妃吃上一口荔枝...
然而如此勞民傷財,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千辛萬苦運來的荔枝,貴妃竟一口沒吃。
這里的處理與電視劇完全不同,電視劇是運來了,貴妃要吃,但是壞了。
而電影是運來了,還是新鮮的,也送到了貴妃面前,正要拿起來的時候,被安祿山兒子的舞蹈吸引,放下了,一口沒吃過。
這里就有觀眾要問了,為什么大鵬不設計貴妃吃荔枝呢?不給這個故事一個圓滿的結局?
今天小清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貴妃只是皇權的象征
楊貴妃生于北方,對于嶺南的荔枝知之甚少,更何談喜歡吃。
只是有人提了一嘴嶺南的荔枝好吃,這道荒誕的差事便頒布了下去。
表面上是“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實際上妃子本人也只是皇權的象征。
彼時的唐朝還未經歷安史之亂,正處在天朝上國的幻夢中。
這顆荔枝代表的并不只是皇帝對貴妃的寵愛,更是雄厚國力的彰顯,圣人權力的鞏固。
能從千里之外的嶺南運來荔枝,那說明唐朝國力昌盛;如果連一顆小小的荔枝都運不來,則會被人質疑國力微弱,甚至皇權的穩固也會被懷疑。
就和賈府日益衰敗,都要到了靠典當度日的時候了,依舊要花大錢去修大觀園,去給賈母辦壽宴一樣。
不是他們沒有腦子,而是他們必須做這個面子工程,不然要叫外人看到了,只會敗得更快。
所以看似打著給貴妃品嘗,給賈母慶生的由頭,實際上卻無人真正關心當事人是否喜歡,是否真的需要!
自然上位者們也更加不會去在乎荔枝背后的勞民傷財,背后底層人的舍生忘死,這些于他們而言都無足輕重。
貴妃知道荔枝的來之不易
很多影視作品里,都想把楊貴妃塑造成一個禍國殃民,腦袋空空的美人。
但小清始終覺得,楊貴妃是聰明的,也看得透很多東西。
從千里之外將一顆小小的荔枝運過來,需要多么龐大的支出,她不用細想,也能明白一二。
她也知道這件事不是她能做主的,她能做的只是不去吃,告訴大家自己的態度,起碼從明年起就不要再運荔枝來了。
暗示了安史之亂的矛盾
荔枝剛端上去的時候,貴妃本想拿,但是安祿山兒子的表演,吸引了她。
這個細節需要大家注意,當時安祿山和楊國忠兩方對壘,后期皇帝更偏愛安祿山,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楊貴妃雖然是楊國忠的親妹妹,但也得看皇帝臉色。
而在拿的時候皇帝強調道:這荔枝是從嶺南運過來的,右相去辦的”,同時宦官又提醒她現在是安祿山兒子的表演。
楊貴妃能從壽王妃變成貴妃,受寵多年,腦子自然不是傻的,什么時候該做什么,還是門清的。
因此貴妃才會選擇放下荔枝,轉身去看表演,這是順從圣意的表現,即使是萬千寵愛的貴妃也只是皇權下的木偶罷了。
不過電影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細節,不是貴妃沒有吃荔枝,而是貴妃將荔枝放下后的鏡頭設計。
鏡頭對著荔枝,慢慢拉遠,旁邊都是各種鮮果,甚至有很多都是80年代北方人也吃不到的水果!珍貴無比的荔枝在里面顯著那么的不起眼!
讓人不僅深思,每個鮮果的背后,又是多少個李善德的故事呢?
總的來說,電影版的《長安的荔枝》80%的還原了原著,也做到了內核升華,非常值得一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