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學生朱秋雨帶領的“萬無一虱”學生創新團隊,深入重慶、江西、貴州等多地農田深入調研,發現煙粉虱泛濫成災,農民深受其害。為此,團隊理論結合實際,自主研發出煙粉虱綠色防控技術,申請10項專利,發表2篇SCI一區TOP文章,突破了傳統農藥應用困境,為農業綠色轉型注入新動能。
煙粉虱,俗稱“小白蛾”,其體長微小,卻能夠危害全球600多種作物,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超500億元,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世界第二大害蟲。“藥越打越多,蟲越打越強”,“萬無一虱”團隊深切感受到菜農們的困境:“農藥成本越來越高,蟲子卻殺不干凈,還時刻擔心農殘超標影響收成和市場。”
面對煙粉虱防治的兩大痛點:一是煙粉虱運動能力強,防控難;二是傳統化學農藥防控環境污染大。團隊決心開辟新路,創新性地提出了“內外雙靶點”綜合防治策略,精準狙擊“白色瘟疫”,破解抗藥困局。
團隊創新利用RNA干擾(RNAi)技術,精準“干擾”目標基因,顯著削弱煙粉虱的運動和取食能力,有效限制其擴散范圍。“這就像精準點中了害蟲的‘運動穴位’。”朱秋雨解釋道。此外,團隊從多種天然植物中篩選、提取具有高效殺蟲活性的成分,并優化成復合配方。兩者協同,形成強大的綜合防控力場,為綠色農業提供了有力保障。
提及未來,朱秋雨表示:“我們的目標不僅是高效殺滅害蟲,更是要構建一個生態友好、可持續的病蟲害防控體系。”他們計劃繼續深化與各地農業科研機構、種植基地的合作,推動技術迭代升級,優化成本,讓綠色防控技術惠及更多農戶。
“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用綠色科技守護農田健康,這是我們青年農學人的責任與擔當!”這支充滿創新活力的年輕隊伍,正以智慧和汗水,為農業綠色轉型注入蓬勃動能,全力守護千家萬戶“菜籃子”的安全與品質。(袁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