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季,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填報能給自己一份“體面”工作的專業。比如公費師范生,只招收本科生,未來卻能去鐵路工作的大專院校。
這一系列操作,導致今年985院校的錄取分數線出現了嚴重下滑。同時,今年也因為報考風向的改變,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體面”工作的發聲者。
其中一位小姐姐的話,引來了不少網友的共鳴。也讓我們知道了,有時候我們眼中的“體面”,是有嚴重局限性的!
“6個月沒發工資了”,女生哭訴引共鳴:體面的工作沒有意義!
有些工作,如果沒有親身經歷,總是看不見其中的全部奧秘。有些行業,沒有身在其中,就總有幸存者偏差的理解。
說到醫護人員,人們理解的就是辛苦但高薪,社會地位高。可大家想過沒有,這個印象,只針對于大城市里,三甲醫院的醫護人員。
其他的下級醫院,甚至鄉鎮醫院的醫護人員,甚至面臨著生存危機。一位小姐姐對著鏡頭哭訴,當初媽媽堅定的希望她能夠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結果她選擇的醫護行業,現在已經6個月都沒能開出來工資,生活節奏被打斷,離開又不知道能做什么,只能在這苦苦的堅持,這份體面工作的維持,毫無意義。
而且這種情況并不是個例!往醫療圈子里看,哭訴“工資拖欠”的帖子早就多到足夠刷屏。就西安一家民營醫院直接被醫護用鐵鏈鎖了大門,因為半年多沒發工資。
撫州一家開了十多年的民營醫院,院長帶著班子在辦公室抱頭痛哭,因為賬上連下個月工資都擠不出來,只能發公告停診。
就連公立醫院也扛不住了,浙江、湖南多地衛健委直接發文要求醫院“過緊日子”,護士長在群里發通知都一個模板:“優先保障基本工資,績效以后再說”。
醫護工資有多高?網友:我們工資兩塊一
說到工資,我們想象中的醫護待遇和現實有嚴重的割裂感。浙江省級公立醫院的規培護士,干到第二年,到手才12萬出頭,平均每月勉強過萬。
金華市級醫院的博士副高,頂著專家頭銜月薪才8000塊,杭州民營醫院的護士拼死拼活干三年,月入6000還得按最低標準交社保。
這些還都是好的,河南下面縣城的護士,基本工資就2000不到,一個月值10個夜班就為多掙點績效,甚至有人沒有基礎工資,績效一個月只有兩塊一!
手術室護士連水都不敢喝,怕上廁所耽誤時間,年輕醫生熬夜寫病歷還得抽空幫領導做PPT,更別說鄉鎮醫護,一個人當三個人用,空調壞了都得自己修。
這么苦為啥不辭職?
醫學院熬五年,規培又三年,除了扎針開藥啥都不會。轉行去藥企?被嫌棄銷售經驗不足。考公務員?三不限崗位千人搶一個位子。
咬牙開診所,集采政策壓下來,進個超聲設備都得貸款。職稱更是卡住命門——初級醫師月薪三四千,熬到主治才勉強溫飽。
2023年全中國上萬家醫療機構揭不開鍋,有些院長被逼得偽造病歷騙保,結果吃天價罰單加速死亡。
所有人都在死循環里打轉:患者罵看病貴,醫生嫌收入低,醫保喊超支,財政說沒錢——最后全砸在醫護頭上。
所以別再說“不愛干就滾”的風涼話,今年高考臨床醫學分數線暴跌是現實給的最響耳光。奉獻主義撞上生存壓力,誰還敢賭上一生?畢竟白衣天使也要吃飯,而尊嚴,從來不該是餓著肚子硬撐的體面。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