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的史芳婆,48年前從溧水來到南京。因為堅持手工制作,每款點心都經過千百次調試,將街邊小店做成了南京必打卡的芳婆糕團。過去的十幾年里,每天五點半,慕名而來的食客就排起長龍。
我久仰芳婆大名,卻因起床困難,每次來南京都無緣這份地方特色早餐——直到上周!在南京漢庭4.0發布會上,餐廳里竟出現了一個掛著米其林招牌的小推車,上面擺放著裹著酥脆老油條的芳婆烏米飯團,甚至還有赤豆元宵和老虎蛋!
●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美食南京芳婆糕團店
登上漢庭20周年“國民小館”快閃
萬萬沒想到,讓我如此輕松吃到這份南京街頭米其林的,竟然是漢庭。
芳婆糕團的出現,是漢庭20周年一場精心籌備的快閃,但也是“國民小館”計劃的縮影。曾以為漢庭不過是提供安心住宿的連鎖酒店,如今卻被一份關于早餐的“超值款待”征服——既有巷弄老鋪的煙火溫情,又有國民酒店的周到體面。
漢庭的用心不一樣了。
●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美食南京芳婆糕團店
登上漢庭20周年“國民小館”快閃
過去20年,200元價位的漢庭在我眼中只是尋常落腳處,卻忽略了它的不凡。直到《HOTELS》2025榜單揭曉,這個國民伙伴竟以359,475間客房的規模,超越希爾頓、萬豪等國際巨頭,登頂全球酒店品牌榜首。
●《HOTELS》雜志2025年7/8月刊中
依據酒店品牌客房數量的全球排名
我還記得,漢庭過去也拿過很多的“第一”:比如,第一家在200元檔位推出明檔早餐的連鎖酒店。作為精打細算著每一分出差旅費的旅人,我不清楚一家200元檔位酒店里要設置明檔難不難,我只能依稀記得過去出差,早晨要吃到一口滾燙熱乎的湯面可太難了。
●南京漢庭4.0首店餐廳明檔
過去每次聽說我要出差,媽媽總會去超市多買兩桶泡面,裝作不經意地跟我說,讓我出門帶上,“累的時候吃口熱湯面,胃沒這么難受”。每個出門在外的中國胃,總得有口熱湯,才能治愈起床氣,才能高高興興出門去。清晨的日出可以遲到,但清晨的餛飩必須現包,面條必須現煮,更頂級的待遇是再來兩根現燙的青菜,臥個荷包蛋,配點辣椒油和鮮切的蔥花。奔波的日子可以吃得簡單,但不能冷淡。
我也忘記是什么時候開始,跟媽媽說不用再給我的行李箱里塞泡面了,并且有底氣告訴她,“現在住的酒店早餐都能吃上現煮的面,我能好好照顧自己”的話。
今天才明白,是漢庭第一個給了我們這份底氣。愿意為200元檔位酒店住客爭取到“熱食主權”,常年奔波在外的人都懂這個“第一名”的含金量。
那天正在漢庭餐廳的自助餐區選食物,聽到旁邊有位大哥興奮地說了句:“啊我好久沒吃過這個了?!睂に妓前l現了什么新鮮食物,順著聲音一看,大哥手上的托盤放著一碗冒著熱氣的雜糧粥,兩塊粉糯清甜的蒸淮山,半根金黃酥脆油條,鋪滿紫菜蝦米咸菜粒的咸豆花,還有一小塊色澤紅潤的紅腐乳。
不過都是些尋常家常早點,在他眼中卻像是久別重逢的老友,驚喜得大呼小叫,但再一尋思,大哥餐盤里的早餐,恰巧都是我喜歡的早餐口味,紅曲腐乳配熱粥,油條配豆花的搭配,我也很久沒在早餐時段吃過了。
●南京漢庭4.0首店的早餐檔口
仔細回想我過去這一周的早餐配置,要不就是外賣的冰美式配著冷掉的歐包或雞蛋煎餅,要不就是匆忙沖泡的牛奶麥片點綴著幾顆漂亮卻寡淡的水果,還有一天直接睡過去了。成年人世界里,幾十塊一個的歐包易得,但清晨六點現磨的豆漿、熬得米粒開花的熱粥卻成了奢侈品;早不會有人像兒時那樣,年復一年地早起排隊,只為買回剛出鍋的酥脆油條和金黃春卷來哄你開心。此刻看著那位大哥的早餐,我突然懂得他那聲”好久沒吃到"——就像我時常惦記著,用筷子尖戳破流油的咸鴨蛋,讓紅亮的蛋黃慢慢融化在混合著五谷雜糧的熱粥里的那份溫熱滋味。
●在南京漢庭4.0首店,吃到一種久違的舒心落胃
漢庭的早餐臺前,小菜整齊碼放,蒸籠冒著熱氣。忍不住再承認一次這種早餐臺的了不起。當其他酒店還在用”國際范”標榜自己時,漢庭堅持守護中國人骨子里的早餐情結。確保每個在漢庭早起的國人,都能吃到基因里最愛的豆漿油條豆花包子的中式碳水早餐。那些被KPI壓得喘不過氣的趕路人,終于可以暫時放下冷冰冰的沙拉碗,學著小時候的樣子,左手拈一筷酸辣土豆絲,右手轉著碗沿吸溜一口熱粥。
14億中國人共同的早餐記憶,就這樣在漢庭氤氳的熱氣中蘇醒。
以上只是漢庭的基礎款,常年出差的旅人可能也發現了,在漢庭吃早餐的日子,慢慢好起來了,越來越多的“進階款”早餐,在漢庭出現了。
從不甘心只做分內事的漢庭,早餐賽道上又一次領跑了。過去幾年里,南京漢庭能吃到鴨血粉絲湯,成都漢庭開始供應紅油抄手,天津漢庭攤起了煎餅果子…豆漿油條雜糧粥固然好,但一方水土一方好早餐,來都來了,吃幾口當地特色早餐可是必須的,標準化策略雖然住的安心,但少了一點人情味,于是,漢庭用“一城一味”來補足,不出門也可感受地道的煙火氣。
全國超過4000家的漢庭,既可以吃到統一品質基準的糯唧唧小馬米糕和肉包,也可以吃到各種綻放獨特地域光彩的“城市特色”。因為漢庭有一套自己的早餐哲學:在確保品質的前提下,讓每個城市的早餐都能用自己最熟悉的"方言",溫暖每一位異鄉人的清晨。
●南京漢庭4.0首店早餐小馬米糕
這次參加漢庭4.0的發布會,更是了解到漢庭”王者“級別的隱藏早餐模式:漢庭為了做好“國民早餐剛需”,甚至開展一場搶救中國味道的國民行動,擔當起了“保護老味道”的使命。
2022年,上海人吃了32年的老味道“王記蔥油餅”,因愚園路舊改面臨關店。漢庭品牌方連夜帶著店里的王永新師傅,考察了三家酒店選址,最終在襄陽南路漢庭辟出臨街鋪位,租金優惠超30%,還承擔裝修費。
●上海漢庭酒店“國民小館”30年老字號王記蔥油餅
這一創新的漢庭“國民小館”開張后,不僅住客推門就能聞到蔥油香,上海的老顧客也追來,一口氣會買10個,并通過專門物流配送,現已覆蓋超過10家漢庭早餐廳。而上海的另一家漢庭,還成為了傳統川菜的守護者。
自貢菜館“辣味鮮”老板老劉堅持使用自貢本地七星椒與老壇泡菜,其招牌鮮鍋兔、冷吃牛肉等菜品曾吸引眾多美食家與明星光顧。經歷多次搬遷后,漢庭上海新虹橋店為其提供穩定經營場所,使這道”舌尖上的自貢”得以延續原汁原味的麻辣鮮香。
在杭州西湖畔,有一家只在夜間8點開始營業的紅帽叔叔包子店,三十余年來,每晚都用新鮮食材和精湛手藝,為上夜班的工人、夜游西湖的旅人、聚會歡娛的年輕人,捧出溫暖治愈的美味。當凌晨的薄霧籠罩西湖,漢庭杭州保俶路店的住客還在夢鄉時,酒店夜班人員便會來到拐角處即將打烊的包子店,將當日最后三屜冒著熱氣的包子帶回酒店。這些帶著街巷余溫的包子,成為酒店早餐檔最動人的風景,讓本地風味化作喚醒旅客的晨曲,更讓市井煙火成為旅途中最溫情的記憶。
●杭州漢庭酒店“國民小館”紅帽叔叔包子店
為了保證住客吃到味道正宗、現做現拌的一碗拌粉,漢庭在南昌40多家門店特別設立了“萬方圓漢庭拌事處”明檔,萬方圓直供的江西秈米粉,到傳承三代的醬料秘方,連阿姨拌粉時手腕翻飛的弧度都復刻了老店標準。穿著拖鞋的住客剛出電梯,就能邂逅當地最地道的”鮮辣暴擊”。與天津百年老字號“大福來”展開深度合作,將正宗津味早餐引入酒店餐飲體系,住客無需早起奔波街頭,在漢庭早餐廳即可品嘗到與古文化街老店同款的鍋巴菜、耳朵眼炸糕等經典早點。
●南昌漢庭酒店“國民小館”萬方圓南昌拌粉
在中國人的旅途記憶中,早餐從來不該是將就的一餐。當許多酒店仍將早餐視為運營成本時,漢庭卻用20年時間,把它做成了國民出行的剛需。從熱氣騰騰的明檔廚房,到與各地老字號的深度合作,漢庭重新定義了旅途早餐的意義——它不僅是填飽肚子,更是喚醒鄉愁的儀式。
●南京漢庭4.0首店早餐廳
這家由懂吃的中國人創辦的連鎖酒店,用一碗碗熱粥、一根根油條,一份份在地小吃,串聯起14億人的味覺記憶。當住客在清晨說出”嗯,是這個味兒”時,背后是漢庭對國民早餐的執著:嚴格篩選食材,還原地道工藝,讓每個城市的早餐都能用最本真的味道說話。
如今,走進任何一家漢庭,都能感受到這份用心。西北的辣子、江南的甜香、北方的面食……漢庭堅持證明:好的早餐不該是標準化的將就,而應該是帶著城市溫度的款待。全球第一實至名歸,畢竟,漢庭做到了讓中國旅人的行囊里,可以少帶一盒泡面,多帶一份對早餐的期待。
●南京漢庭4.0首店早餐廳
本期作者|斯小樂
編輯|何小荷 視覺/創意|BOEN
攝影|斯小樂、南京漢庭4.0首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