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務實就像一顆價值觀炸彈,一顆下去西班牙直接就頓悟了,結果沒幾年,西班牙直接就從歐盟吊車尾逆襲成了經濟領頭羊。
這是咋回事呢?
原來的西班牙工業不發達,出口也不行,就靠服務業和旅游業撐著,抗風險能力是非常弱的,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它的經濟增長率就常年是歐洲墊底了。
然而最近這兩年,西班牙的GDP增長率分別是2.7%和3.2%,穩居歐盟第一,甩開歐洲那些傳統大國一大截。
為什么會這樣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西班牙領導人們集體接受了中國式務實價值觀的洗禮,不僅集體頓悟了,而且好像連性格都發生了巨大轉變。以前的西班牙就會跟在那些歐洲大國后面,人家干嘛它就干嘛。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就比如前段時間特朗普要求北約各國要把軍費提高到GDP的5%,這可不是政府財政收入的5%,而是GDP的5%,以美國舉例,2024年美國GDP的5%是1.459萬億美元,而政府財政收入的5%是2450億美元,差了足足6倍。
按照以前,西班牙肯定是唯唯諾諾地跟在大哥們后面等大哥們說話,結果這一次,西班牙直接當面嘲諷,正面就硬剛了回去,你美國全球上千個軍事基地,還滿世界管閑事,軍費也才占不到GDP的3.5%,你倒是要求我們漲到5%,你做什么夢呢。
西班牙整個國家好像一夜之間開竅了,俄烏沖突爆發,西班牙就沒有盲目地跟著美國制裁俄羅斯,俄羅斯的天然氣該用它還用。2023年,西班牙從俄羅斯進口的液化天然氣甚至還保持著35%的增長,不僅自己夠用,還有多余出口給周邊那些制裁俄羅斯的國家,你們玩你們的政治,我當我的二道販子。
于是,俄烏沖突期間,西班牙就成為歐洲的加氣站,是當時歐洲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跟它相反的是德國,明明對俄羅斯的天然氣依賴度高達55.2%,居然還傻愣愣的跟著美國去制裁俄羅斯,結果2022年德國天然氣工業銷售量下降15%,家庭和商業消費下降了12%。
能源成本上漲導致大量工廠倒閉,就連德國最大的化工廠巴斯夫也被逼著接連關停本國生產基地,然后來中國投資了。
當然,光是這樣還是不夠的,西班牙早在2021年就通過了他們國家的第一部《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法案》,下定決心要轉型新能源。然后他們又發現了自己的技術不行,歐洲的技術也不大行,這方面咱中國可是遙遙領先。于是最近這三年,西班牙首相連續3次訪問中國,每一次都簽了一大堆合作協議。慢慢的,中國電建、三峽集團等等中國能源巨頭也都紛紛跑到西班牙去建設光伏電站,如今,西班牙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到了56%。
除此之外,就在今年4月,西班牙又跑來中國,專門引進了特高壓電網和儲能技術,最終,在中國全套新能源技術的加持下,西班牙不僅抗住了歐洲動蕩帶來的能源困境,還在危機中持續保持經濟增長。
另外,新能源汽車也在西班牙發揮了重要作用。
西班牙市場,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歐洲五大車市中相對“保守”的一塊——本土品牌根基深厚,電動化轉型又慢半拍。
但這兩年,中國汽車品牌正在以強勢姿態改寫這套既定敘事。根據西班牙汽車和卡車制造商協會7月10日(周四)發布的年度報告,2024年在西班牙運營的汽車制造商累計利潤達到20.18億歐元,幾乎是上一年的兩倍(增長94.2%)。在西班牙售出的乘用車中,每10輛就有1輛是中國品牌。比亞迪以超兩千輛的單月銷量打破紀錄,MG穩坐主流,奇瑞、零跑、小鵬等品牌也開始滲透到銷量榜單深處。
嘗到甜頭的西班牙這時候發現,跟著中國混是真香啊,于是其他很多領域西班牙直接抄上了我們的作業。比如通信領域,其他歐盟國家對華為嚴防死守,但西班牙卻主動牽手華為,在全國范圍內部署5G,結果拒絕華為的英國倫敦網速在歐洲墊底,而西班牙的5G覆蓋了越來越高,預計今年年底將覆蓋全國90%的人口。
西班牙這幾年的轉變,再一次向世界說明了兩個道理,和平環境是保障經濟發展的基礎,以及靠近中國就是靠近財富。
世界大勢浩浩蕩蕩,特朗普領導之下的美國妄圖讓歷史車輪倒退,注定會碰個頭破血流,和翻臉無情的美國相比,高舉全球化大旗對外開放的中國,才是各國真正的伙伴,只有和中國一道,勇敢反擊美方的倒行逆施,才能避免全人類倒退至弱肉強食的叢林世界,相信在西班牙之后,會有更多國家認清現實,加入到中國代表的正義陣營,維護自身發展權利,對霸權主義勇敢說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