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中非大學聯盟”交流機制(以下簡稱“交流機制”)2025年工作年會在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理工大學召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原校長、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嚴純華,非洲大學協會(AAU)秘書長奧盧索拉·奧耶沃勒,中國駐摩洛哥大使李昌林出席會議并致辭。學會副會長、秘書長李楠,AAU研究及項目主任弗雷德里克·阿托·阿瑪,北京師范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主任周作宇,南非文達大學校長恩達恩杜萊尼·伯納德·恩坦貝萊尼,學會副秘書長、學術與交流部主任高曉杰,AAU合作伙伴關系部主任蘭斯福德·貝科分別主持會議。7月24日,嚴純華在非洲大學協會第十六屆全體大會上就交流機制工作作大會報告。
交流機制年會代表合影
嚴純華表示,教育合作是中非友好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交流機制已成為中非高等教育合作的重要引擎,為促進中非高質量教育交流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中非高校要繼續深化數字教育合作,依托交流機制共同設計實施切合實際、可持續的數字教育解決方案,提升教師數字能力;拓展合作領域,聚焦人工智能、綠色能源等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合作,聯合設立人才培養與科研項目;結合非洲的資源優勢和發展需求,打造“中國技術+非洲市場”的產學研合作品牌;以交流機制為紐帶,通過舉辦文化節、學術研討會、學生暑期夏令營等交流活動,增進彼此理解和認同。
奧盧索拉·奧耶沃勒表示,中非高校合作從最初設想到如今已取得積極成果,交流機制為非洲高校拓展國際合作、提升辦學質量提供了重要平臺,在學術交流、能力建設、數字教育等領域的合作成效顯著。未來,雙方應秉持雙向互動、互學互鑒原則,探索借鑒世界銀行“非洲高等教育卓越中心計劃”經驗,加強對非洲科研領域投入,改善高校科研條件,賦能非洲青年發展。
李昌林表示,交流機制是中非共建教育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平臺,也是落實中非合作論壇教育成果的重要載體。教育質量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支撐,交流機制聚焦的數字教育、健康、環境、治理、貿易投資與礦產資源等議題高度契合非洲國家發展需求,中非高校合作規模持續擴大、成效日益顯著。希望交流機制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推動更多務實合作成果落地,構建更為緊密的教育合作格局。
交流機制中方秘書處秘書長、北京外國語大學教育學院常務副院長苑大勇,AAU合作伙伴關系部官員康福特·阿菲婭·耶博阿作工作匯報。會議發布《中非大學聯盟交流機制發展報告(2024)》《中非高等教育合作典型案例集(2025)》和交流機制數字合作平臺2.0版本。中非13位專家學者圍繞“構建中非高校協同創新機制”和“數字化轉型下的中非教育合作”兩個議題作報告。
與世界銀行團隊會談
會議期間,學會代表團與世界銀行非洲教育事務團隊舉行會談。雙方就未來合作達成共識:一是探索建立合作機制,實現資源共享、項目互參、聯合研究;二是推動中方高校參與世界銀行“非洲高等教育卓越中心計劃”研究網絡和重點項目,促進高教成果轉化與區域聯動;三是研究設立中國—世界銀行—非洲三方合作平臺,拓展國際資源支持網絡,助力非洲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學會代表團還與非洲部分大學校長舉行會談。
與非洲部分大學校長會談
2022年,學會與非洲大學協會簽署《關于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的諒解備忘錄》,商議共建“中非大學聯盟”交流機制,并輪流在中國和非洲舉辦年會。按約定,今年年會由非洲大學協會在摩洛哥拉巴特舉辦,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浙江師范大學、加納萬國大學、西開普大學、尼日利亞拉各斯大學、贊比亞穆倫古希大學等50余所高校的百余位代表參會。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政治建會 學術立會 開放興會 貢獻強會
微信號 : zggdjyxhwx
網址:https://www.cahe.edu.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