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毒”行
謹防青少年
涉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濫用!
在醫療機構中,麻醉藥品與精神藥品(統稱為麻精藥品)扮演著治療疼痛和精神障礙的關鍵角色。但是,一旦這些藥品的使用脫離了醫療規范,它們便可能轉變為對健康構成威脅的“毒品”。鑒于青少年是毒品預防教育的關鍵群體,為了確保他們能夠健康成長,強化對濫用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的預防措施和宣傳教育顯得尤為關鍵。
PART 01
麻精藥品的法規與定義
1
毒品的定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57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2條的規定: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理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2
麻精藥品的定義
麻精藥品,即大眾所所熟知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藥事管理與法規》第八版對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的定義如下:
麻 醉 藥 品
指對于中樞神經有麻醉作用,連續使用、濫用或者不合理使用,易產生身體依賴性,能使人形成癮癖的藥品。常見的品種有嗎啡、羥考酮、哌替啶、芬太尼、可待因等。
精 神 藥 品
指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使之興奮或抑制,連續使用可產生依賴性的藥品,依據精神藥品使人體產生的依賴性和危害人體健康的程度,分為第一類精神藥品和第二類精神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主要有三唑侖、氯胺酮等。第二類精神藥品主要是巴比妥類和苯二氮?類藥物,如曲馬多、地西泮、阿普唑侖等。
PART 02
毒品與麻精藥品兩者的不同
1
屬性不同
兩者具有不同的社會屬性,毒品是給人健康帶來危害,造成痛苦,甚至奪去人生命的物質;而麻精藥品被應用于醫療行業,在鎮痛、對抗焦慮、鎮靜催眠、治療癲癇等病痛中發揮極大的作用,是給患者帶來福音,甚至挽救生命的物質。
2
使用對象不同
毒品是健康的人使用在自己身上;麻精藥品是由醫務人員用于患者。
3
使用目的不同
毒品是為了追求欣快感和刺激而使用;麻精藥品是出于醫療目的,為了治療疾病而使用。
4
來源不同
毒品是販毒人員通過非法渠道走私或者制毒人員違法隱蔽制造而獲得的;而麻精藥品是國家安排生產或者國家批準進口獲得的。
5
行為性質不同
健康行為人擅自使用毒品是違法行為;醫務人員按照規程給患者使用麻精藥品是合法行為。
PART 03
麻精藥品濫用有哪些危害?
1:影響身體健康。
麻精藥品會產生強烈的身體依賴性,一旦停止,使用者會產生多種不良反應,包括失眠多夢、急躁不安等,最嚴重的是猝死。
2:影響心理健康。
濫用麻精藥品,會破壞人體的高級神經組織,引起人的精神心理異常、智力下降,導致人的性情大變,扭曲了人的人格,最終導致心理變態或精神失常。
3:影響社會治安
麻精藥品的濫用,會耗費大量的財力,使人失去勞動能力,給家庭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嚴重者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PART 04
合理使用麻精藥品,謹防濫用
患者是否需要使用麻精藥品,應當由具有麻精藥品處方權的醫師出具相應臨床診斷,如果需要使用麻精藥品,需要由醫師開具專用的處方,購買使用。患者使用麻精藥品,必須要嚴格遵從醫囑和藥品說明書,不可隨意服用或增減藥量,同要保管好自己的麻精藥品,使用不完的麻精藥品需要無償交還給醫療機構,不能隨意丟棄,更不能交給他人。
PART 05
遠離毒品,提升識拒防能力
目前許多新型毒品,披上時尚潮流的“網紅”偽裝,極具迷惑性,令人防不勝防。以下是青少年可能接觸的易成癮藥品。
1
感冒藥
酚麻美敏、日夜百服寧、白加黑等,含咖啡因、偽麻黃堿等,長期服用有成癮性。
2
止咳藥
右美沙芬糖漿、可待因糖漿、復方甘草合劑等,所含成分可形成心理依賴,有戒斷癥狀。
3
聰明藥
哌甲酯等,只能短暫提高注意力,并無提高智力的作用,大量攝入可導致焦慮、過度興奮和狂躁等。
4
減肥藥
芬特明、安非拉酮、西布曲明等,能引起過度焦慮和興奮及其他嚴重不良反應。
5
開心藥
LSD(“郵票”)、MDMA(搖頭丸)等,影響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可引起感覺和情緒上的變化,對時間和空間產生錯覺、幻覺,直至導致自我歪曲、妄想和思維分裂。
6
安眠藥
艾司唑侖、地西泮等,可使人快速進入睡眠狀態,但同時也會干擾人的記憶力,長期、過量服用可能導致藥物中毒,出現昏睡、呼吸抑制、心血管系統受損、意識障礙、消化系統不適等癥狀。
PART 06
青少年如何防范新型毒品?
1
認真學習禁毒知識,懂得什么是毒品,認清毒品危害,學會防范和拒絕毒品。
2
不要隨便接受陌生人給的食物、飲品、香煙等,長期離開視線的飲品、食物最好不要再食用。即使是認識的人也要保持幾分警惕,要記住,熟人也有很大的作案概率。
3
娛樂、狂歡、宣泄要有節制,不要因一時興起而追悔莫及。
4
千萬不可以身試毒,不要盲目追求刺激、與他人攀比,不要把吸毒與享受畫等號。
5
盡量少進入KTV、酒吧、迪廳等治安復雜的場所。
珍愛生命,遠離麻精藥品濫用
麻精藥品濫用并非是離我們遙遠的“傳說”,它潛藏在不合理用藥、非法交易等環節中。唯有樹立科學用藥意識,嚴守法律法規紅線,才能讓這些特殊藥品始終服務于健康,而不是成為侵蝕生命的隱患。
來源丨網絡收集整理
編輯 | 許勁楠
初審 | 柳麗芬
復審 | 李麗寬
終審 | 孫甜甜
講述她故事 凝聚她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