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21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體育專業委員會2025年學術年會暨第十六屆高校體育教師教育科學論文報告會在貴州大學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體育專業委員會和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學校體育分會主辦,貴州大學承辦。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姜恩來、學會體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李鴻江、貴州大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吳攀等領導和專家出席并致辭。會議以“人工智能驅動體育教育發展:創新、實踐與未來”為核心議題,匯聚了全國高校體育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及一線老師,共同為數智化時代體育教育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為教育強國與體育強國建設凝聚智慧、貢獻力量。大會由體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駱秉全主持。
姜恩來致辭
姜恩來代表學會在致辭中表示,本次會議聚焦人工智能與體育教育融合,具有重要時代意義。他對大會提出了四方面的希望:一是要錨定教育強國目標,擔當體育教育使命。充分發揮體育在鑄魂育人、健全人格、啟迪智慧、陶冶情操、磨練意志等方面的獨特功能,不斷健全體育工作體系、創新體育育人機制。二是要聚焦高質量發展,共筑體育教育新生態。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內生動力,讓體育成為助力青年成長成才的重要支撐,積極推動體育與德育、智育、美育和勞育的深度融合發展。三是要深化教學改革,推動體育教育新探索。要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推廣“互聯網+體育”等多元教學模式,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新模式。四是要擁抱人工智能浪潮,激活體育教育新動能。要積極引入AI、大數據、VR、可穿戴設備等新技術手段,推動體育教學場景數智化、訓練方案科學化、健康監測精準化,要加快體育數字化轉型,開發智能化體育課程資源等。
李鴻江致辭
李鴻江在致辭中指出,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與時俱進,一定會經歷從傳統體育教學到數智化體育教育與教學,從經驗型教師到運用人工智能開展教學與研究型教師的變革過程。在這個轉型過程中,我們既要掌握新技術、新工具,更要堅持教育家精神,做到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讓人工智能真正服務于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他強調,無論技術如何發展,教育的本質不會改變,體育教育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使命不會改變。希望高校體育教師要以教育家為榜樣,學習教育家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豐富的育人智慧、勤勉的躬耕態度、質樸的仁愛之心、遠大的弘道追求,要立志成為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教育家,勇于做人工智能時代的"大先生"。
吳攀致辭
吳攀在致辭中分享了貴州大學推進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的探索與成果,介紹了依托學校綜合學科的雄厚實力、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研究基地和貴州省少數民族體育訓練基地等研究平臺,積極挖掘貴州多彩民族文化資源,推進特色體育學科建設,形成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人才培養與學科研究特色的經驗。
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高校教材研究中心主任潘信林作題為“新時代高校教材建設的新形勢和新要求”的主旨報告。合肥工業大學原副校長、黨委副書記陳鴻海作“兩堂融合,五育并舉,構建更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的大會主旨報告。另有五位老師圍繞師范認證、數智賦能大學體育課程改革、體育名師工作室的十年探索、高校智慧體育教學體系構建與應用、人機協同教學設計的現實審視為主題進行了大會報告。本次大會還針對高校體育教師科研方法提升開設了專題講座,首都體育學院教授駱秉全、廣州體育學院教授陳小英分別以“論文選題與撰寫案例分析”和“與人工智能共舞:AI如何輔助體育科學研究”兩個主題作專題報告。
(體育專業委員會供稿)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政治建會 學術立會 開放興會 貢獻強會
微信號 : zggdjyxhwx
網址:https://www.cahe.edu.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