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ip地址在貴州的一網友發帖稱貴州招生院出現問題,往年會標注說明本校和分校,但是今年在填報志愿時,廈門大學與廈門大學馬來西亞校區沒有文字區分,僅用專業代碼進行區分,導致其被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誤錄取。
這失誤挺嚴重的,退不了檔基本上就只能復讀。
六百零九分的孩子,一睜眼收到廈大錄取通知書,再往下一看地址寫著馬來西亞雪邦,這落差跟坐過山車似的,心臟再好也得緩一會兒。
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占地約900畝,在馬來西亞境內已不算小了。學校2013年動工,2016年正式迎來首批學生,面向馬來西亞、中國及東南亞多國招生。目前在校生逾6000人,其中約三分之一來自中國內地。
其實說白了,這事兒不是天災,也不是誰故意坑娃,就是一串代碼把大家繞迷糊了,繞得連招生老師都直撓頭。
可以想象,志愿上那一長串學校名字,密密麻麻跟超市貨架似的。孩子手一抖,529號看著順眼,分數也夠,誰還去琢磨后兩位代表啥。
家長在旁邊端茶遞水,心里想著總算熬出頭了,誰料這529號背后藏著一片椰子樹。
廈馬平面圖
貴州省招院確實在指南里寫了辦學地點,可那行字小得跟螞蟻似的,夾在學費和學制中間,眼神不好的真看不見。更別說十七八歲的娃,盯得全是分數線和專業冷熱,誰還顧得上地理課。
往年馬來分校在貴州的錄取線低個二十來分,大家心里有數,報的人不多。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代碼,有些具有分校的學校會有展開的下級菜單,這孩子直接選地區然后看見廈大就確認了,發現廈大下級沒有展開就覺得自己沒問題,結果連院校代碼都不對。
今年代碼一合并,高分考生以為撿漏,低分考生反倒擠不進去,兩邊撞個滿懷。系統一投檔,孩子一看排名,懵了,家長一看學費,更懵。
貴州省招生考試院給出的解決方案是要么聯系高校退檔,要么就只能復讀。但復讀這事兒,真不是一拍腦門就能定。
貴州明年高考報名人數聽說還得漲兩萬,六百零九分能不能守住現在的位次,誰也說不準。
有人怪系統蠢,有人怪孩子粗心。其實兩邊都掉進了“信息不對稱”的老坑,坑底全是孩子。
招院覺得我把代碼和地址都給了,你看不懂是你的事;考生覺得我都六百多分了,系統不該給我埋地雷。兩邊一對峙,孩子成了夾心餅干。
把視線拉遠,全國像廈大馬校這樣的異地校區、中外合作項目已經超過三百個,每年招生規模接近五十萬,可志愿填報系統的升級永遠慢半拍。
山東威海、東北秦皇島好歹還在國內,家長群里問一聲就能打聽到,馬來西亞、迪拜、北安普頓,聽著就像另一個星球,誰也不敢輕易下注。
再換個角度,廈大馬校的學費一年接近十萬人民幣,加上機票住宿,四年下來夠在本部讀兩個本科。家里沒點底子的,真去了也心慌。
可也別忘了,全統招全日制大學在國外有分校還能直接入學,這不相當于留學經歷了。這所分校的學位證和本部一模一樣,還能拿馬來西亞工作簽,想走國際化路線的家庭,其實把它當寶藏,當地認可度非常高。
不過對于考生這個分數,馬廈顯然不是最好的那個選擇,實在不行只能復讀了。
眼下最要緊的不是互相甩鍋,而是給誤上車的人一個體面下車的機會。
技術上,考試院把分校代碼前三位直接改成另一串數字,或者在系統里用括號注明“海外校區”,十分鐘就能解決。
流程上,退檔通道應該由考試院主動發起,而不是讓家長打爆馬來西亞的國際長途,話費都能買張機票了。
至于已經鐵了心復讀的孩子,別急著把舊課本賣掉。今年貴州理科一本線大約在四百五十分左右,六百零九分相當于超出批次線一百五十多分,這個分數差足夠明年沖擊更高層次的學校。
家里真不差錢的,可以邊復讀邊申請退檔,兩邊押注。馬來西亞校區的報到截止在八月底,只要在那之前把檔退回來,就能趕上九月的征集志愿,運氣好還能撿個211的冷門專業。
一個孩子十年寒窗,最怕的不是考砸,而是陰差陽錯。系統的一個小疏漏,落在家庭頭上就是一座山,壓得喘不過氣。
回頭想想,如果當年我們填志愿也有今天這么多坑,會不會也一腳踩空?技術越發達,信息差反而越大,這不是笑話,是現實。
愿每個孩子的努力都不被代碼辜負,愿每對父母都不用在深夜對著機票和學費唉聲嘆氣。塵埃落定之前,一切皆有可能,說不定明年這時候,孩子已經在理想的校園里曬太陽了。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哪怕繞了點彎,說不定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