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烈日炙烤著古都大地,但比陽光更熾熱的是一股涌向軍人軍屬心田的暖流。“八一”前夕,河南省安陽市兩級法院的法官們帶著一份特殊的“節日問候”——司法回訪的關懷,叩響了33位軍人軍屬的家門。這不是簡單的案件回訪,而是一場場心與心的對話,是安陽法院司法擁軍的生動實踐,更是尊崇軍人最鮮活的注腳。
鏡頭,記錄下了這些溫暖瞬間
鏡頭一:“極速達”正義
“真沒想到這么快!更沒想到案子結了,你們還惦記著……”河南省內黃縣人民法院副院長曹振亞的手被抗美援朝老戰士袁某家屬緊緊握住。幾個月前那場不幸給這個家庭帶來的陰霾被司法的溫度驅散了幾分。
回放鍵:去年冬日那場無情的車禍,帶走了袁老英雄的生命,對方負事故全部責任。案子一到法院,便插上了“涉軍綠色通道”的翅膀——快立、快審、快結。判決書送達,卻不是終點。承辦法官的電話成了“熱線”,一次次撥向保險公司。終于,判決后的第五天,賠償款全額到賬!法官的“多走一步”,讓正義的抵達跑出了加速度,也把一份沉甸甸的慰藉,送到了英烈家屬的心坎上。
鏡頭二:“曲線救國”智囊團
“法官同志,我這心里的大石頭,可算落了地!”電話那頭,退役軍人張某的聲音洪亮又激動。接到河南省安陽縣人民法院院長郭萬興的回訪電話,收獲的是滿滿的踏實感。這份踏實,源自一封不久前寄到安陽縣法院的感謝信。
信中說:“懷著無比感激的心情,我寫下這封信,由衷感謝貴院高效專業的工作態度和公正為民的司法精神……”字字真切、句句懇切。張某與開發商的房屋損壞糾紛一度陷入僵局,被告“失聯”。眼看訴求可能落空,承辦法官果斷“另辟蹊徑”:查現場、找物業、摳細節!敏銳發現物業公司的責任突破口。承辦法官化身“溝通橋梁”,一次次耐心協調,最終,在物業公司的配合幫助下,張某的合理訴求峰回路轉,得到圓滿解決。紙短情長,這封信是給“為群眾辦實事”最生動的點贊。
鏡頭三:“偵探式”破局行動
“法院可真是下了大功夫!我這賠償款能拿到,太不容易了!”退役軍人李某握著河南省安陽市龍安區人民法院承辦法官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的案子差點卡在“找不到被告”的起跑線上。
波折點:李某起訴的保險公司不是真正的被告!而肇事方拒不配合提供真實投保信息。案件承辦人沒有放棄,化身“信息偵探”,在當地的保險系統中仔細搜尋蛛絲馬跡。功夫不負有心人,真正的投保公司被鎖定!法官迅速出擊,積極溝通調解。最終,調解協議達成,賠償款像一場“及時雨”解了李某的燃眉之急。司法的高效與執著,為退役軍人撐起一片晴空。
鏡頭四:“傳承版”尊崇禮贊
“效率高!從立案到執行,處處能感受到對我們軍人軍屬的特殊關懷!”年輕的退役軍人岳某某言語中滿是感激。一旁,他的老父親——一位戎馬一生的老兵,更是激動地紅了眼眶。
老兵心聲:“我當了一輩子兵,最認的就是‘公正’和‘擔當’!”老人拍著兒子的肩膀,聲音有些哽咽,“河南省湯陰縣人民法院對我們這么上心,案子辦得又快又好,暖烘烘的啊!這不僅解決了孩子的難處,更讓我們這些老兵實實在在地感到國家沒忘記咱!”老人的話語樸實無華,卻字字千鈞,飽含著兩代軍人的忠誠與對司法溫暖的深情動容。
鏡頭五:“沉浸式”維權課堂
走進湯陰縣法院“湯陰經驗”榮譽室,涉軍案件當事人代表的目光被一張張照片、一份份文件吸引。這里記錄的是涉軍維權“湯陰經驗”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與創新。榮譽無聲,卻傳遞著力量。
座談會上:氣氛熱烈而融洽。法官詳解涉軍維權“綠色通道”、司法救助政策、維權服務平臺。軍屬們踴躍發言:“案子辦得又快又好!”“法官真有耐心,專業!”“賠償款說到就到!”一句句樸實的肯定,是認可,是自豪,更是對這份司法關懷最直接的回應。這堂特殊的“傳承課”和交心會,讓“湯陰經驗”在新時代煥發出更暖的光。
一張張真誠的笑臉,一句句肺腑的感言,是安陽法院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涉軍維權工作的最好回響。這不僅僅是一次次案件的回訪,更是司法對軍人榮光的一次次崇高致敬。安陽法院用行動詮釋:讓尊崇落地,讓溫暖常在,軍人為我們保家衛國,我們為軍人守護親人。這份信念與決心,如同夏日里奔涌的熱流,匯聚成守護“最可愛的人”的堅實司法力量。
來 源:人民法院報、安陽中院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