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宣布對歐盟汽車產品加征關稅,德國一改往日低調姿態,公開表示“奉陪到底”,這一轉變背后,離不開中國在多個領域的深度支持,為德國提供了堅實的后盾。
德國轉身亮劍
德國此次展現出的強硬立場,令西方世界頗感意外。幾十年來,德國在處理國際事務中始終以穩健、克制著稱,傾向于在北約與歐盟框架下協調行動,避免單邊對抗。
然而,隨著特朗普政府發布關稅清單,德國的態度出現了顯著變化。這一轉變并非一時沖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后的政策調整,反映出其對外戰略的深層變化。
這場爭端的核心在于美國試圖通過關稅手段打擊德國汽車產業。根據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歐盟商品普遍面臨15%的關稅,而德國汽車則被進一步加征至15%至30%不等,這一舉措直接觸及德國經濟的核心利益。
眾所周知,汽車產業是德國經濟的重要支柱。奔馳、寶馬、大眾等品牌不僅代表了“德國制造”的高端品質,還支撐著大量就業和家庭生計。
這些企業在全球市場擁有龐大的銷售網絡,其中中國市場占據關鍵地位。例如,奔馳全球銷量的三分之一來自中國,而大眾的這一比例更是超過四成。美國對德國汽車加稅,無疑是在挑戰德國經濟的生命線。
面對這一挑戰,德國政府的反應變得異常堅決。過去,默克爾政府傾向于通過對話與協調化解矛盾,但特朗普政府的強硬政策使得這一策略難以為繼。
德國深知,一味退讓只會讓美國得寸進尺,甚至可能對整個德國經濟構成更大威脅。因此,副總理哈貝克取消了原定與美方的會談,外交部也暫停了與美國的高層對話,標志著德國從“忍讓”轉向“對抗”的戰略調整。
這一系列動作表明,德國已不再滿足于被動應對,而是選擇主動出擊,以捍衛本國經濟利益。
來自中國的三項支持
德國敢于與美國正面對抗,絕非僅憑一時沖動,而是基于一系列戰略考量,在美國施加貿易壓力的同時,德國巧妙利用了多個關鍵資源來增強談判籌碼。
首先,德國獲得了中國市場強有力的經濟支撐。隨著中德經貿關系的深化,中國商務部明確表示將加大對德國企業的支持力度,推動雙方合作向更深層次發展。
特別是在汽車領域,德國車企在中國獲得了新工廠審批加速以及電池配套項目的支持,這為德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的持續擴張提供了保障,也幫助其在面臨美國市場壓力時,能夠迅速填補可能的損失。
中國市場不僅為德國提供了新的增長空間,也增強了其在與美國談判中的底氣。德國可以明確表態,若美國市場趨于封閉,德國將依靠中國這一龐大市場維持經濟活力。
其次,德國在全球稀土供應鏈中占據關鍵位置。2023年,中國對稀土材料實施出口許可證制度,尤其是釹鐵硼等高性能磁材在新能源汽車、風電等產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國在尋找稀土替代來源方面進展緩慢,而德國則具備稀土加工能力,這使其在全球供應鏈中占據獨特優勢。德國也因此成為美國高科技武器制造,特別是F-35戰斗機生產中的關鍵合作伙伴。
此外,德國的外交布局也趨于多元化。在歐盟領導人相繼訪問中國后,德國總理也計劃率企業代表團訪華,進一步拓展與亞洲市場的聯系。
這一系列外交舉措表明,德國不再局限于與美國的雙邊關系,而是積極拓展與其他重要經濟體的合作,尤其是在與中國的關系中展現出更強的戰略自主性。
德國的“攤牌”
7月22日,德國財政部、經濟部及交通部聯合提交了一份名為“對等性特別關稅”的評估報告,這份文件的發布,標志著德國在美歐貿易關系上的重大轉變。
報告將美國的新能源汽車、醫療設備及智能制造產品列為重點反制對象,表面上是關稅措施,實則是德國深思熟慮后的戰略博弈。
這些產業正是德國和歐洲亟需提升競爭力的領域,美國在這些行業的領先優勢,對德國構成了直接競爭壓力。
通過加征關稅,德國不僅能有效削弱美國的貿易威脅,還能為本國及歐盟相關產業爭取發展空間,這不僅是一次反擊,更是一次戰略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該提案獲得了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多個歐盟成員國的支持,顯示出歐洲對美國貿易政策的普遍不滿,也標志著德國在歐盟內部逐步確立主導地位。
過去德國在歐盟中常扮演“理性協調者”的角色,如今卻成為反制美國的先鋒,成為歐盟應對美國壓力的核心力量。
美國對此反應強烈,白宮不僅發出嚴厲警告,還威脅可能取消能源協議的豁免權,稱德國的舉措破壞了盟友間的信任。
然而,這些激烈的回應恰恰證明了德國策略的有效性。德國的舉措直接挑戰了美國的主導地位,動搖了美歐關系中的傳統權力結構,使美國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影響力受到質疑。
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德國的“奉陪到底”不僅是對經濟利益的維護,更是對跨大西洋關系格局的重新定義。通過這一系列反制措施,德國明確表達了其不再甘于從屬地位,而是希望在全球政治經濟格局中擁有更多話語權。
信息來源
《要打仗?奉陪到底!德方終于不忍了,中方的3份大禮足夠對付美國》·中華網軍事·2025-07-24《專訪:“在華發展,與華共進”——訪德國梅賽德斯-奔馳董事會主席康林松》·光明網 ·2023-03-26《美國對7種中重稀土精煉能力為零,完全依賴進口》·川觀新聞·2025-04-26《“與中國合作,就是投資未來”(見證·中國機遇)》·人民網·2025-07-24《外媒看好中德合作:探索優勢互補新方向 共譜伙伴關系新篇章》·手機中國網·2025-06-13《歐盟通過930億歐元反制商品清單 準備在談判破裂后打擊美國痛點》·財聯社·2025-07-24《歐盟反制美國關稅“以拖待變”》·經濟日報·2025-07-22《駐歐盟使團團長蔡潤大使在歐洲媒體發表署名文章《中歐做成就彼此的伙伴》》·駐歐盟使團·2025-07-23《AI 全鏈賦能,寶馬沈陽生產基地定義汽車 “智造” 新標桿》·新聞晨報·2025-07-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