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當清晨的陽光灑滿庭院時,一群年輕人帶著五彩的材料和暖暖的心意,走進了淮安市三樹鎮五保供養服務中心。淮陰工學院“‘藜’我有‘緣’”支教團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媒,為30余位長者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指尖傳承·耆樂指無窮”手工盛宴。草帽DIY的田園創意、艾草錘的養生智慧、漆扇繪制的千年技藝,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在銀發與青春的碰撞中煥發新生,奏響了一曲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溫情樂章。
巧手生花,草帽載情
“奶奶,這朵向日葵配您的帽子正合適!”活動伊始,支教團成員們便以“巧手飾帽”環節點燃全場熱情。雪白絨帶、各色花朵、銀白珍珠在長者們手中化作靈感的音符,一頂頂樸素的草帽逐漸變身藝術品。80余歲的李奶奶將親手裝飾的草帽端正戴好,拉著支教團成員的手笑道:“年輕時下地干活總戴草帽,今天這頂可比當年時髦多啦!”
艾香縈繞,健康相隨
“艾草錘要扎緊才能用十年哦!”在“艾香縈繞”環節,淡淡的藥香彌漫整個大廳。支教團成員們提前準備了陳艾,在他們的巡回指導下,老人們仔細將棉布包裹的艾草團捆扎成錘,手法雖慢卻格外專注。制作過程中,支教團成員不僅提供技術幫助,更與老人們親切交談,現場氛圍其樂融融。一個個充滿艾草清香的養生錘,既是實用的手工藝品,也承載著健康的祝福。
漆扇流彩,千年技藝
壓軸登場的漆扇繪制將活動推向高潮。支教團成員以“大漆如人生,層層積淀方見華彩”為引,帶領長者體驗這項國家級非遺技藝。在他們通俗地講解和耐心示范下,老人們小心涂抹、精心點綴。一把把素扇在長者的巧手下漸染華彩,漆扇在陽光下流轉生輝,宛如一幅流動的文化長卷。古老的髹飾技藝在銀發與青春的交疊中完成傳承。
定格美好,攜手共進
活動尾聲,負責人總結了活動的收獲,高度贊揚了老人們的熱情參與和巧思妙作。全體參與人員開心地合影留念,當相機快門聲響起時,這張看似普通的合影里,藏著無數動人的細節:前排老人們驕傲地高舉作品,后排年輕人彎腰前傾的姿勢形成守護弧線,陽光透過窗戶在漆扇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仿佛為這場跨越60年的相遇鍍上時光濾鏡。
活動在溫馨的大合影中落下帷幕,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子已悄然生根。當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遇上銀發智慧,不僅是一次手工體驗,更是一場溫暖的代際對話。這場跨越年齡的文化接力,既讓瀕危技藝找到新傳人,更探索出“文化養老”新路徑。正如漆扇上永不褪色的彩繪,這份指尖傳遞的溫情,必將歷久彌新。未來,期待更多這樣的活動出現,讓傳統技藝在陪伴中傳承,讓關愛在指尖傳遞。(杜飛 江佳雯 黃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