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高層的人事變動,這一次又圍繞著魏牌進行。不過,先不要因為再次換帥,就急著嘲諷魏牌。
根據公開信息,多家媒體報道此前擔任長城汽車魏牌及坦克品牌CEO的劉艷釗,升任長城汽車副總裁一職。升任后,劉艷釗卸去了魏牌和坦克CEO的職位,主抓公司的傳播中臺,職務也從品牌的掌舵者,變為了長城汽車公關體系一號位。
簡單來說,劉艷釗從統領魏牌、坦克的角色,轉變為了執掌整個長城汽車營銷工作的角色。
而從劉艷釗手里接過魏牌、坦克CEO職位的,分別是馮復之和常堯。前者曾在小鵬與理想供職,后者則是長城體系內部培養的人才。
劉艷釗一接一放;魏牌和坦克,一外一內。此前曾統而治之的魏牌與坦克,此次換帥反而走起了兩條路。
尤為受人關注的是魏品牌。此前多次換帥,均是因為品牌銷量不佳、市場打不開。此時的魏牌明明銷量形勢大好,為何依舊要換防?
不是被動改變,而是主動創變
根據長城汽車官方發布的產銷快報,今年6月份,魏品牌的月銷量為10197輛,相比較去年同期增幅達到了驚人的246.95%。今年上半年,魏品牌累計銷量達到了34494輛,同比增幅同樣很優秀,有73.62%。
產品精簡、戰線聚焦后,伴隨著新款高山的上市,魏品牌的市場表現已經步入正軌。正因此,區別于從前的“試錯型”換帥,此次劉艷釗的升任、馮復之的掌舵,是長城汽車主動創變的表現。
劉艷釗升任后掌管的傳播中臺,是2023年年底就已成型的。彼時,魏建軍領導長城汽車搭建了“強后臺—大中臺—小前臺”的架構。
“強后臺”,簡單理解就是技術端;“大中臺”,是產品定義和營銷端;“小前臺”,則是長城汽車旗下的各個子品牌。
由此來看,將在“小前臺”魏牌做出了一番事業的劉艷釗升任至“大中臺”營銷端,主要目的便是借人才之手,強化長城汽車整體的營銷革新力度。
早先,魏建軍就曾批評哈弗H6(參數丨圖片)的營銷工作:“完全不懂營銷、完全沒有用戶思維、用戶關注什么全然不知。”魏建軍也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營銷工作的重要性,甚至親自下場為魏牌造勢。
可是,為什么是劉艷釗?
在2004年就進入長城汽車的劉艷釗,此前的工作履歷其實集中在技術端。最開始,擔任長城汽車制造事業部總裝車間組裝線組長;2013年,劉艷釗擔任長城技術中心第三研究中心院長;2017年,也即魏品牌初創時期,他擔任的職務就包括了魏品牌的CTO(首席技術官);2022年長城汽車旗下各子品牌組織架構進行調整后,劉艷釗又擔任了魏品牌CEO。
縱觀劉艷釗的關鍵履歷,我們就會發現,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技術流”。
技術流怎么能跨行到營銷端呢?能行么?
或許,魏建軍與長城汽車恰恰是因為劉艷釗的技術流底色,及其豐富的基層經驗,才選擇讓其執掌長城的營銷工作。畢竟,優質營銷從不是蹭熱點、搶噱頭,而是從產品特質出發,促進消費者與產品體驗的有效連接。
“為用戶改變,是魏牌所有價值觀的底線”。今年上海車展上,魏建軍就曾如是說。讓長城汽車的產品優勢和技術優勢傳達給用戶,讓長城汽車的產品和技術為了用戶而改變。正是基于To C的考量,才會讓了解長城汽車產品與技術的劉艷釗,統管“大中臺”。
一切的目標,都應該是為了讓長城更好
“為什么是劉艷釗?”的問題破解了,那么,“為什么是馮復之”以及“為什么是常堯”的問題呢?
有著新勢力背景的馮復之和體系內的常堯,兩個人不同的背景履歷,其實恰恰和魏牌、坦克不同的品牌底色相呼應。
魏品牌的關鍵詞有三個:家,新能源,高端。
坦克品牌的關鍵詞則有兩個:越野,高端。
雖然同為長城汽車瞄向高端市場的品牌,但魏牌和坦克的目標受眾其實并不重疊。
早先,魏建軍就曾指出,長城經銷商主要聚集在低線城市和高線城市的非核心區域,缺乏經營30萬元以上高端車型的信心,直營將解決長城與高端用戶斷聯的問題。
而曾在小鵬和理想供職的馮復之,恰恰有著豐富的直營渠道體系建設經驗。在接棒魏牌總經理之前,馮復之就已經在長城汽車任職了兩年。在長城汽車的這段時間內,馮復之就主導了“長城智選”項目的落地推進,并且已經有了超400家直營店的工作成果。
選擇馮復之,是魏品牌直營體系建設、觸達核心用戶的關鍵一步。
常堯則有所不同。作為長城汽車體系內部培養的人才,去年,常堯接任用戶運營中臺負責人,此前也曾擔任坦克品牌負責人。當然可以從中窺見常堯保守的底色,但保守和穩妥之間從來不是涇渭分明的。
目前,國內越野車市場也邁入了瓶頸期,比起開拓,坦克品牌更重要的任務是守城,也即穩住自己頭部自主越野品牌的地位。更熟悉坦克品牌,也更熟稔長城汽車體系的常堯,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坦克品牌的新CEO。
按照長城汽車的規劃,年底,直營門店將擴展到600家。這其中,相當一部分會屬于魏品牌。據悉,魏牌全系車型和坦克700將走直營模式,坦克300、400和500則可能會回到經銷商渠道中去。
高端車型做直營,中端車型、客戶范圍更廣的車型,走經銷商模式。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才任職,才是高效之舉。
高層換帥的同時,長城汽車也發布了今年上半年業績快報。輿論將焦點集中在了同比下降的凈利潤,卻忽視了同比增長的銷量和營業收入。
短期利潤下滑不是關鍵,原因,以及長期的利潤與公司經營才是關鍵。
新產品的投放、新技術的推出、新渠道模式的建設、品牌力的提升,多重因素都需要資金的促就。投入增加自然會導致短期成本增加,也自然會導致凈利潤的小幅度波動。
可從長期來看,明確的產品、優秀的技術、有效的營銷、精準的渠道,都會讓品牌行穩致遠。
人間何止一兩風,車市又何止一二隅?
長城汽車高層換帥,不是地震,是洗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