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針對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表態作出強硬回應,直言“這是個好消息,他(馬克龍)說什么并不重要。他的聲明沒有任何分量”。這一言論迅速引發國際輿論對美法關系及中東局勢的關注。
當地時間7月24日,馬克龍通過社交媒體宣布,法國將于2025年9月聯合國大會期間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并強調當前首要任務是推動加沙地帶停火、釋放被扣押人員及提供大規模人道主義援助。此舉被視為法國在中東問題上的重大政策轉向,巴勒斯坦方面隨即表示歡迎,認為這是“國際社會承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權利的重要一步”。
然而,美國政府明確表達反對立場。僅隔一日,特朗普在公開場合回應稱,馬克龍的聲明“缺乏實際影響力”,并強調“美國才是中東事務的核心決策者”。他進一步表示,法國的表態“不會改變美國對巴以沖突的立場”,并重申支持以色列的“自衛權”。
分析指出,特朗普的言論折射出美法在中東問題上的深層分歧。自2025年以來,法國多次在聯合國安理會提出加沙地帶停火決議草案,均遭美國否決。馬克龍政府近期更積極推動歐洲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試圖打破美國主導的中東政策框架。
與此同時,美國正加大對伊朗的施壓力度。7月中旬,美國聯合以色列、英國對也門胡塞武裝控制區發動空襲,指責其與伊朗“存在軍事聯系”。而法國則呼吁通過外交途徑緩解也門危機,避免沖突外溢至中東其他地區。
此次爭議并非特朗普與馬克龍首次公開交鋒。2025年6月,馬克龍曾暗示特朗普提前離開七國集團(G7)峰會是為推動以伊停火,特朗普隨即在社交媒體抨擊其“愛出風頭、總是出錯”,并否認相關說法。此外,特朗普政府還以“經濟安全”為由,對法國葡萄酒加征關稅,引發法方強烈不滿。
盡管如此,特朗普在7月23日的人工智能峰會上仍表示,美國與法國“關系良好”,并稱“我們與各國的關系都不錯”。這種矛盾表述被解讀為美國試圖在維護盟友關系與推行單邊主義間尋求平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