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新聞7月18日訊(通訊員盧霖濤 李佳晴 劉雨萱)近日,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實踐團在二七紀念堂開展的實踐活動持續升溫。6名青年學子不僅深入學習二七歷史、傳承紅色精神,更在實踐中搭建起跨越國界與代際的交流橋梁,讓百年“二七精神”在多元對話中煥發新的時代光彩。
中外對話:讓紅色故事走向世界
在二七紀念堂展廳,一場特殊的“跨文化對話”正在進行。實踐團成員、2024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盧霖濤正用流利的英語,向來訪鄭州的外國友人介紹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的歷史。他指著一組反映工人團結抗爭的史料圖片說:“百年前,這里的工人為了尊嚴和公平而奮斗,這種追求正義的精神是不分國界的。”外國友人認真傾聽,不時點頭提問,當聽到林祥謙烈士寧死不屈的故事時,豎起大拇指。
▲圖為實踐團成員向外國友人介紹二七歷史 周桐宇攝
“I didn't expect that Chinese youth could tell their history so vividly, which made us feel a strong spiritual power.”外國友人在交流結束后說道。實踐團成員表示,能用青春話語向世界講述中國紅色故事,是一次珍貴的實踐體驗。
老少共話:精神傳承的代際共鳴
實踐團還特別邀請了曾參與鄭州建設的王奶奶來到二七紀念堂,共同開展“傳承二七精神,共話奮斗青春”主題交流。82歲的王奶奶結合自己上世紀70年代參與鐵路建設的經歷,動情地說:“當年我們修鐵路,靠的就是‘二七’傳下來的一股子勁,不怕苦、不怕累,團結一心往前沖。”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王奶奶交流 盧心萌攝
2024級法學專業的李佳晴在聽完王奶奶的講述后深受觸動:“前輩們用一生踐行著二七精神,他們的故事讓我們明白,這種精神不是博物館里的展品,而是流淌在血脈中的動力。”活動中,王奶奶希望青年一代能銘記歷史、奮勇前行。
塔下誓言:青春接力續寫新篇
實踐團來到二七紀念塔前,這座矗立在城市中心的標志性建筑,與不遠處的二七紀念堂遙相呼應,共同見證著歷史的傳承與發展。隊員們在塔前舉行了簡短而莊嚴的宣誓儀式,承諾將以實際行動傳承二七精神,在學習和生活中踐行“堅定信念、團結奮斗、不怕犧牲、勇于擔當”的內涵。
▲圖為實踐團隊員在二七紀念塔前合影 張新月攝
指導教師李明明表示:“從紀念堂到紀念塔,從與外國友人交流到與老前輩對話,實踐團用多元方式解讀和傳播二七精神,真正實現了‘在實踐中學習,在傳承中成長’。”
據悉,實踐團將把此次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整理成系列報告,通過校園廣播、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進行分享,讓更多青年學子了解二七歷史,傳承紅色基因,讓青春在新時代的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
▲圖為實踐團隊員在鄭州市二七紀念堂前合影 張新月攝
撰文 | 張新月、周桐宇
圖片 |盧心萌、劉雨萱
一審 | 李佳晴
二審 | 盧霖濤
三審 | 李明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