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樣的幻想——深夜抬頭看星空時,突然好奇:宇宙里真的有“外星鄰居”嗎?如果有,他們會住在什么樣的星球上?最近,科學家的一個新發現,可能讓我們離答案更近了一步。
35光年外的“超級地球”,可能是“生命溫床”
就在上周,加拿大特羅蒂爾系外行星研究所的團隊,用NASA的TESS太空望遠鏡,在35光年外發現了一顆“超級地球”——L98-59f。它繞著一顆紅矮星(小質量、低溫恒星)L98-59轉,是這個恒星系統里第五顆被確認的行星。
關鍵來了,這顆新發現的行星,可能剛好具備“生命宜居”的條件!科學家算了筆“能量賬”——它接收的恒星能量,和地球接收的太陽光差不多。這意味著,它很可能位于“宜居帶”,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而水,是已知生命存在的關鍵。
這個“迷你太陽系”,藏著更多秘密
除了L98-59f,這個恒星系統還有4顆“性格迥異”的行星:
最靠近恒星的L98-59b,大小是地球的84%,但質量只有地球的一半,像個“輕量版地球”;
中間兩顆行星更像木星的衛星“木衛一”——火山活動劇烈,表面可能布滿沸騰的巖漿;
第四顆行星甚至可能是個“水世界”,表面覆蓋著厚厚的液態水或冰。
團隊負責人卡迪厄說:“這個緊湊的恒星系統里,既有巖石行星,又有不同成分的‘水世界’,簡直是研究系外行星的‘天然實驗室’!”
派“最強望遠鏡”去“家訪”
現在科學家最想做的,是用NASA的“韋伯望遠鏡”(目前最強大的太空望遠鏡)給這個恒星系統“拍特寫”。他們想弄清楚:這些超級地球到底由什么構成?紅矮星周圍的行星能長期保留大氣嗎?甚至——L98-59f上真的有生命嗎?
研究成員勒厄魯說:“這個系統已經能和著名的TRAPPIST-1(曾發現7顆可能宜居行星的系統)并肩了。未來幾年,我們會把它研究得明明白白!”
如果真有“外星鄰居”
35光年聽起來很遠(光要跑35年),但在宇宙尺度里,這已經算“隔壁小區”了。
如果韋伯望遠鏡真的在L98-59f上發現生命跡象,你覺得會是什么樣子?
是像地球的動植物,還是完全不同的“硅基生命”?
下次看星星時,不妨多盯兩眼——也許在某個小亮點旁,正有和我們一樣的“好奇寶寶”,也在抬頭看宇宙呢~
你覺得外星生命可能長什么樣?
是像電影里的“小綠人”,還是更超乎想象?
評論區留下你的腦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