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達州開江,伍先志和吳正惠曾擁有令人稱羨的生活。上世紀 80 年代,夫妻二人憑借勤勞與智慧,經營的水果店生意蒸蒸日上,逐步發展為水果批發業務,在當地穩穩躋身富裕階層。
他們育有兩女一男,一家五口的日子滿是溫馨與希望,尤其是小兒子伍江,那靈動可愛的模樣,更是全家人的心頭寶。
1989 年的大年初六,命運無情地碾碎了這份美好。那天,伍先志外出進貨,吳正惠獨自帶著生病的伍江守店。新春時節,走親訪友的人們頻繁出入店鋪,生意格外忙碌。吳正惠一邊照顧哭鬧的伍江,一邊應對絡繹不絕的顧客,忙得不可開交。
為了能專心招呼客人,她只好哄著伍江,讓他在一旁玩耍,并承諾忙完就好好陪他。然而,僅僅幾分鐘,當吳正惠終于送走最后一位顧客,滿心歡喜地準備陪伴兒子時,卻驚恐地發現,伍江不見了。
店鋪內外,吳正惠發了瘋似的尋找,聲嘶力竭地呼喊著兒子的名字,可回應她的只有死寂。她詢問周圍的人,大家都搖頭表示沒看到。慌亂之中,吳正惠立刻打電話給丈夫。伍先志得知消息,心急如焚,顧不上手頭的進貨事宜,匆匆趕回。
夫妻二人發動所有親朋好友,四處張貼尋人啟事,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然而幾個月過去了,卻毫無所獲。他們心中漸漸涌起一個可怕的猜測:伍江或許被拐賣到了外省。
伍江的失蹤,如同一把利刃,直直插入這個家庭的心臟。吳正惠陷入了無盡的自責之中,她常常在夜里驚醒,淚流滿面,不斷回想那天的每一個細節,痛恨自己為何如此疏忽。
精神上的巨大壓力,讓她時常神情恍惚,甚至在大街上看到年齡相仿的孩子,都會沖上去辨認,引得旁人側目。伍先志看著妻子這般痛苦,心中滿是心疼,他強忍著內心的悲痛,安慰妻子:“我們一定能找回伍江。”
在尋找伍江的日子里,伍先志夫妻蒼老了許多。由于當時監控尚未普及,案件毫無頭緒,他們唯一的線索 —— 當天店里的顧客,也早已沒了蹤影。無奈之下,為了不讓家庭徹底垮掉,也為了照顧好另外兩個孩子,他們只能暫時放下尋子的腳步,先努力回歸正常生活,繼續經營生意。但尋找伍江,始終是他們心底最深的執念。
隨著時間的推移,伍先志的水果批發生意愈發紅火,財富不斷積累,成為了當地有名的富商。兩個女兒也乖巧懂事,順利考上了名牌大學。生活看似走上了正軌,可在這個家庭的每一個成員心中,伍江的位置始終無人能夠替代,找到伍江,讓家庭重歸完整,成了他們共同的心愿。
為了找到伍江,伍先志和吳正惠嘗試了各種方法。他們多次登上尋親節目,聲淚俱下地講述自己的故事,只為能讓更多人關注到伍江的失蹤案;加入公益尋親組織,詳細填寫伍江的信息,還提供了 DNA 血液樣本,不放過任何一絲可能的線索。
終于,在 2021 年,命運的天平開始傾斜。尋親志愿者打來電話,告知他們在全國打拐數據庫中,發現了一個與伍江年齡、經歷極為相似的男子。
男子名叫劉洋河,出生于 1987 年,2 歲時被拐,現居河北農村,以種菜為生。看到志愿者發來的照片,吳正惠瞬間淚目,一種難以言喻的親切感涌上心頭,直覺告訴她,這就是自己的兒子。
在志愿者的協助下,雙方進行了資料二次核對,結果顯示,劉洋河與伍先志夫妻極有可能是親子關系。為了進一步確認,雙方進行了親子鑒定。等待結果的日子里,每一分每一秒都過得無比漫長。
當鑒定結果出來,確認劉洋河就是伍江時,伍先志夫妻激動得相擁而泣,32 年的苦苦等待,終于迎來了希望的曙光。
由于疫情原因,雙方的見面不得不延遲。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們對彼此的思念,吳正惠迫不及待地通過手機視頻,與伍江取得了聯系。看到兒子的那一刻,吳正惠泣不成聲,她向伍江講述著當年的意外,不斷道歉,滿心愧疚。
伍江則安慰著母親,表示自己過得很好,讓他們不要太過自責。然而,通過視頻,伍先志夫妻還是發現了伍江生活的艱辛。伍江被賣到河北農村,養父母家境貧寒,他早早輟學,只能跟著養父母在農村種植大棚蔬菜,平日里不是在田間勞作,就是拉著蔬菜去鎮上售賣,34 歲了,依舊單身。
得知兒子的遭遇,伍先志夫妻心疼不已,他們希望伍江能回到四川,回到自己身邊,過上富足的生活。但伍江卻表示,自己早已習慣了現在的生活,如果父母一定要他定居達州,他甚至不愿認親。這讓伍先志夫妻有些不解,也有些失落,但他們還是決定尊重伍江的意愿,一切等見面后再說。
2021 年 4 月,在警方和志愿者的幫助下,伍江終于踏上了回家的路。達州開江的家中,張燈結彩,橫幅高掛,親朋好友齊聚一堂,都在等待著伍江的歸來。當伍江出現在眾人面前時,現場瞬間沸騰。
伍江與父母緊緊相擁,淚水肆意流淌,32 年的思念與牽掛,在這一刻徹底爆發。吳正惠端出早已準備好的面,一口一口喂給伍江,這是伍江小時候最愛吃的面,她一直記在心里。伍江也跪地行禮,感恩父母的生育之恩。
在隨后的相處中,伍江向父母講述了自己被拐后的經歷。他從小就從村里人的閑言碎語中得知自己并非養父母親生,但每次詢問,養父母都含糊其辭,最后甚至騙他說是親生父母將他拋棄。
讓伍江對親生父母心生怨恨,也因此,他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愿尋找親生父母。直到 2019 年,隨著年齡的增長,伍江越來越渴望了解自己的身世,于是前往派出所采集了血液樣本,入庫尋找親生父母。沒想到,這么快就有了結果。
伍江還說,雖然養父母當初的做法不對,但畢竟養育了自己 30 多年,這份養育之恩,他不能忘。他希望能在報答養父母的同時,也能多陪陪親生父母,彌補這些年缺失的親情。聽到伍江的這番話,伍先志夫妻既欣慰又感動,他們為有這樣一個懂事孝順的兒子感到驕傲。
如今,伍江雖然沒有立刻定居達州,但他與親生父母的聯系愈發緊密。他會經常來四川看望父母,也會邀請父母去河北小住。伍先志夫妻也尊重伍江的選擇,只要兒子過得幸福快樂,他們就心滿意足了。這場跨越 32 年的尋親之旅,雖然充滿了艱辛與坎坷,但最終迎來了圓滿的結局,讓我們看到了親情的堅韌與偉大。
本文系社會新聞/真實案件改編,本文圖/選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