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細心的公眾發現
7月24日是農歷六月的最后一天
7月25日并沒有迎來農歷七月初一
而是閏六月初一
這是怎么回事呢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楊婧解釋說,農歷是我國傳統歷法,它是兼顧月球繞地球運行周期和地球繞太陽運行周期而制定的一種歷法,是一種陰陽合歷。
農歷月以月球繞地球運行周期即朔望月為準,朔望月平均長度是29.53天,累積12個朔望月,也就是一個農歷年的長度,為354天或355天,與一個回歸年(365.24天)相差11天左右。“經年累月”下去就會發生農歷年的月份與季節不能對應、寒暑顛倒的現象。
我國古代天文學家考慮到這一點,在編制歷法時,為使每月中都含有月相的意義,就以朔望月為主,同時兼顧一年的寒暑季節變化,采用置閏月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也就是在19年中安排7個閏月,這樣一來,農歷年的平均長度和回歸年的平均長度就基本相符了。
楊婧介紹,置閏的規則不是隨機的,而是根據二十四節氣來確定。二十四節氣是將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即黃道,以15度為間隔等分為24份,又分為12個節氣和12個中氣,二者相間排列。農歷歷法規定,每個農歷月都有一個中氣,如果某個月中不包含中氣,就算作上一個月的閏月,稱為置閏。
今年7月22日(農歷六月二十八),是中氣大暑,下一個中氣處暑在8月23日(農歷七月初一),這當中的7月25日至8月22日的農歷月中只有一個節氣立秋,沒有中氣,所以這個農歷月就定為閏月。因為上一個月是六月,所以這個閏月就稱為“閏六月”,共29天。
楊婧表示,閏六月并不罕見,本世紀這100年里共有6次,分別是2017年、2025年、2036年、2055年、2074年和2093年。
很多人將近期的極端炎熱天氣與閏六月相關聯。“閏六月只是一種正常的歷法現象,無關氣候異常。”楊婧說。
來源:新華社
編輯:陳琳玲
值周:張輝 胡亞玲
主編:李勝
生態環保普法宣傳小知識(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護管理條例)
第二章??保護管理職責
第十六條??洱海保護管理范圍內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在本行政區域內履行洱海保護管理的下列職責:
(一)落實洱海保護治理的計劃和措施;
(二)具體落實洱海保護治理方案、入湖河道污染治理年度計劃,組織完成河段綜合環境控制目標任務;
(三)控制面源污染和洱海沿岸污染源;
(四)按規定處置農村生活、生產垃圾以及其他固體廢棄物;
(五)承擔入湖河道、溝渠、灘地、庫塘的日常保潔和管護工作;
(六)開展洱海保護治理日常巡查檢查,制止并協助查處違法行為,做好相關行政執法工作;
(七)法律法規和自治州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職責。
洱海保護管理范圍內的村(居)民委員會和村(居)民小組協同做好洱海保護管理的相關工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