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冬夜,錢學森筷子尖懸在雞肉上方半寸,突然厲喝:“別動!有苦杏仁味!”警衛刁九勃一把掀翻餐桌,瓷盤碎裂聲中,氰化鉀的死亡氣息彌漫開來。
妻子的筷子正巧夾起一塊看起來誘人可口的雞肉,聽到這話之后,立刻放下了筷子,定定的坐在那里,與此同時,刁九勃忘反應急速,抬起餐盤的一角將菜掀了出來,伴隨著一陣破碎聲,錢學森的眉頭皺的更深了,因為他聞到了更加濃重的氰化鉀味道。
氰化鉀是一種軍事特務十分愛用的毒藥,不僅毒性強,而且能殺人于無形,更重要的是,幾乎所有人都對這種藥物有不勝防,因為在精準把控劑量的情況下,這種毒藥依然能通過一些動物對人體造成傷害。
而特務可謂是“用心良苦”,他們經過長期的考察,嘗試了各種方法,想要進行暗殺活動,但因為警衛的步步防守,刺殺行動皆被扼殺在搖籃中。
于是,特務便只能從錢學森周圍的人下手,可以說,當時能夠被選到錢學森那里的人全都是家底清白,能力突出,思想堅定的人,然而是人都會有弱點。
他們盯上的人正是廚師,廚師這人十分忠厚,但他卻有一個相當疼愛的大孫子,幾乎像寶貝一樣的養著,于是,特務便將他孫子抓走,以此脅迫他下毒。
廚師能直接接觸到食物,這樣就能在無形之中形成一條暗殺閉環,這計謀手段可謂狠辣縝密,如果放在別人身上,還真就可能正中特務下懷,然而,他面對的人可是大名鼎鼎的科學家錢學森。
錢學森一輩子都在化學試劑上鉆研,早就練就了一只聞味辯物的鼻子,氰化鉀這種東西別人不清楚他卻了如指掌。
錢學森加吃飯向來簡樸,60年代國家條件依舊很艱難,他們家大多以青菜和粗糧為主,雞肉并不常吃,但卻總會隔一段時間買一只來補一下身子,這天,廚師就借助生姜辛辣的味道,想要將毒藥蓋住,沒想到竟因為緊張多放了毒藥,導致此事敗露。
而特務背后站著的是誰也并不難猜,當時美蔣蘇對新中國都多有忌憚,錢學森回國之路也異常艱辛,在美國也受到了很多迫害,甚至在她給美國遞交辭呈的時候,美海軍次長直接動了殺意。
回國之后,他身邊也有隨身的警衛守著,在科學家當中這樣的殊榮也是獨一份了,但他擔得起中央這樣的重視。
刁九勃也的確不負眾望,在錢學森身邊筑起了一道連蒼蠅都飛不進去的高墻,以錢學森為中心輻射到他的家人廚師等相關人員,皆在刁九勃的保護范圍內。
但這次投毒事件讓刁九勃心中警鈴大作,畢竟化學試劑這樣幾乎無色無味的東西,在他看來也十分棘手,此事上報中央之后,引起了毛主席和周總理的震怒,廚師也被抓住,確認是國民黨干的。
毛主席親自下達指示,要為錢學森安排一名食品檢測員,這一次的安保升級,可以說已經比十大元帥的還要高,足以見國家對錢學森的重視。
原本,刁九勃就對錢家入口的所有食品把控相當嚴格,原材料的來源也一定要去有保障的大市場買,后面又來了一位化驗員,兩人相互配合就能將安保工作做到萬無一失。
化驗員幾乎無一日休息,每天都兢兢業業的檢測每一份入口食物和水,在擔任這項工作之前,他還專門去學習了三個月毒物檢測,那時候哪有那么多專業人才,都是在國家需要時臨危受命擔當大任的。
警衛也好食品檢測員也罷,他們都嘔心瀝血的,做好每一日的工作,絕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正是因為他們的守護,錢學森才能在兩彈研制的關鍵時刻,全身心投入國家偉大的科學事業當中。
新華社《國家記憶》欄目披露:錢學森警衛組現存于中央檔案館的143份工作報告,詳細記錄1964-1970年間挫敗的9次暗殺企圖,成為冷戰科技保衛戰的珍貴見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