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點粗糧,血糖就不高了!”這幾乎是不少糖尿病人的飲食信條,甚至還有人把粗糧當作“降糖藥”來吃。然而,事實的真相卻是:粗糧本身并不能降低血糖。那么,在糖尿病飲食控制中為什么又推薦吃粗糧呢?
【醫生解析】
首先要知道,糖尿病飲食控制并非僅僅是要降低血糖數值,主要是為了實現兩大關鍵目標:
NO1:控制總熱量:合理限制從食物中攝入的總能量,幫助管理體重,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NO2:穩定血糖少波動:避免餐后血糖像坐過山車一樣急劇飆升又快速下降。
也就是說讓血糖“穩中有降”是控制飲食的核心,其中管理好血糖主要來源--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主食就能事半功倍,這不僅要限制主食吃多少,還需要想方設法延緩碳水化合物在腸道中被消化、吸收成葡萄糖進入血液的速度,避免餐后血糖在短時間內快速升高,導致血糖大幅波動。
了解了這些知識,再來看粗糧和細節在控制血糖中有什么不同?
在不少的人認識中,粗糧比細糧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少,所以吃粗糧能降血糖,實際上粗細糧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差不了多少,比如二兩白面中的碳水化合物大約有75克,二兩豆面或莜面的碳水化合物有70克,只比白面不5克。最終提供的餐后血糖總量實際上不相上下。
但粗糧和細糧的一個最大不同,在控制餐后血糖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膳食纖維含量的不同。比如二兩白面中膳食纖維含量約9克,而二兩豆面或莜面中膳食纖維含量卻高達約45克!
要知道,膳食纖維雖然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但它卻是腸道健康的守護神,對糖尿病人尤其關鍵:可以在腸道中像海綿一樣,吸附包裹住葡萄糖、脂肪等物質,顯著減慢葡萄糖被吸收進入血液的速度,避免餐后血糖“一飛沖天”,呈現平緩、溫和的上升曲線,大大減小了血糖的波動。
由此可知,粗糧的在控制血糖中的制勝法寶是含有大量膳食纖維,避免了血糖出現快速上升的高峰,做到了控制血糖波動而非降血糖總量,這才是推薦糖尿病人吃粗糧的真正原因。
需要提醒的是,雖然粗糧有助于控制血糖,但完全用粗糧替代細糧并非上策,因為粗糧相比于細糧蛋白質含量少得多,長期只吃粗糧,可能導致某些營養素缺乏,對部分腸胃功能較弱的人來說,過多攝入膳食纖維還可能引起腹脹、腹痛、消化不良、便秘等的發生。
所以糖尿病人吃粗糧的正確做法是粗細搭配!將糙米、燕麥、藜麥、豆類、全麥等粗糧與精米白面混合食用,既充分利用了粗糧中豐富的膳食纖維平穩控制了餐后血糖,又保證營養的均衡攝入不缺失。
總之,糖尿病人在控制飲食中,過于糾結吃什么食物能降血糖,往往會走偏而事倍功半,利用各種食物的特點科學搭配,才能讓血糖走得更平穩!你明白了嗎?點個贊轉發給更多糖友吧,關注天天聽健康,方便每天學健康養生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