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晚,以“音符里的公園城市”為主題的2025成都友城青年音樂周在東郊記憶·成都國際時尚產業園拉開帷幕。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本次音樂周共設置了1個主會場+6個分會場+1個香港專場,邀請了來自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五大洲14個國家和地區的20支海外藝術團隊,通過音樂、舞蹈、市集與影像展等多維形式,打造一場跨越國界的文化盛宴,為成都加快建設“國際音樂之都”增添生動注腳。據悉,活動將持續至7月30日。
▲活動現場
四大精彩篇章“樂動”成都
本次開幕式陣容豪華。來自加拿大、澳大利亞、智利、巴西、韓國、俄羅斯、馬來西亞、新加坡、塞舌爾、肯尼亞等14個國家和地區的友城青年藝術家齊聚成都,近距離感受這座音符“樂動”的公園城市。
活動現場,一曲由多國藝術家共同演繹的《世界的“成都”》拉開精彩序幕。來自澳大利亞黃金海岸、墨爾本、塞舌爾維多利亞以及俄羅斯克拉斯諾達爾的青年藝術家們跨越山海,與千年琵琶的東方韻律美妙相遇。與此同時,成都友城音樂周吉祥物“蓉嘟嘟”也憨萌登場。
開幕式表演共分為“四海匯聚”“和而不同”“和融共進”“聚在成都”四大篇章。“四海匯聚”篇章展現了成都作為開放之都,吸引世界各地文化在此交流融合。從非洲大陸的內羅畢到成都,距離擋不住歌聲的傳遞,語言隔不斷夢想的共鳴。被譽為“國賓合唱團”的肯尼亞內羅畢大學孔子學院合唱團,以一曲《追夢人》點燃現場氣氛。
▲活動現場
內羅畢大學孔子學院合唱團成員王思琪(音譯)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我非常榮幸能參與此次友城青年音樂周。很高興能與現場所有優秀的音樂家同臺表演,并看到成都這樣美麗的中國城市。我認為這次活動很有意義,我們得以相互交流,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建立聯系,這有助于我們音樂乃至經濟等方面的發展。活動讓人感受到強大的凝聚力。”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埃德蒙頓的余瑋玲(Zoe Yee)帶來的歌曲串燒中,包含一首中文演唱的《最炫民族風》,瞬間點燃了現場。
余瑋玲接受采訪時表示,成都舉辦友城青年音樂周是以音樂為“橋”,增進彼此相互理解。“我認為用音樂聯結他人非常重要。在加拿大,我們有一個龐大的華人社區,我們通過音樂和慶祝活動介紹華人文化。因此,我很高興來到這里,將加拿大文化帶到成都。”
▲來自加拿大埃德蒙頓的余瑋玲(Zoe Yee)
和融共進,以成都為代表的歷史文化名城,始終著眼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相互碰撞、融合。香港音樂制作人、“二胡王子”朱蕓編,多次將中國傳統音樂帶上國際舞臺,更以配樂助力《哪吒 2》登頂全球動畫票房;成都的墨韻則憑借古箏演奏在B站圈粉無數,讓傳統樂器在年輕群體中煥發新活力;來自韓國金泉的青年舞者,帶來了韓國經典傳統舞蹈《小鼓舞》。
▲活動現場
開幕式尾聲,成都的蕃西女團帶來國風舞蹈《浮光》,為盛會增添一抹東方雅韻。隨后,來自“澳大利亞文化之都”墨爾本的馬克與“千年文明古城”成都的張德伊玲,攜全體中外表演團隊唱響主題曲《We Are One Symphony》,為盛大開幕式劃下溫馨句號。“友城音樂周讓我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全球多元音樂風格,真是一場視聽盛宴!希望成都以后能多舉辦類似的文化藝術交流活動,”觀看完開幕式的市民王女士表示。
六大分會場精彩不斷
同步配套音樂市集、攝影展等
據悉,除開幕式外,主會場還將舉辦露天音樂會、音樂市集以及成都友城影像展等配套活動,在展現成都獨特煙火氣的同時,展示全球友城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故事,推廣成都的國際“朋友圈”,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在東郊記憶東舞臺,國際友城青年藝術家團隊與成都本地表演團隊將連續3天為市民帶來中外藝術交織的沉浸式演出。登臺陣容包括:馬來西亞檳城的舞韻輝煌舞蹈藝術團、俄羅斯喀山的空中的玉米樂團、塞舌爾國家合唱團、俄羅斯圣彼得堡的庫薩奇卡樂隊、日本泉佐野的港域漫游樂隊、新加坡女歌手鄭琡霏等。
▲活動現場
本次音樂市集在原有萌寵、美食、酒水、手工攤位基礎上,新增非遺文化與助農展示區,邀請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現場展示蜀繡、竹編等技藝,市民游客可在此一站式體驗非遺、美食、文創、飾品、服裝、萌寵等多元內容。
作為今年音樂周亮點之一,成都友城影像展在東郊記憶·中央大道與市民游客見面。活動期間,大家可通過數字大屏動態領略成都全球友城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故事,深入了解成都的國際“朋友圈”。
除主會場外,接下來的3天,音樂周還將在武侯區成都城市音樂廳、成華區東郊記憶中央大街、雙流區怡心湖蔚藍文化藝術中心、新都區三河錦門、簡陽市簡陽大劇院、邛崍市崍州蒸餾廠體驗中心設置六大分會場,并在東郊記憶演藝中心舉辦香港專場活動,讓市民在家門口盡享公共文化服務,感受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底蘊。
▲活動現場
8月1日,此次來蓉的友城青年音樂人還將受邀前往重慶參加“成都國際友城音樂人重慶行”活動,助力成渝雙城經濟圈文化融合與創新,以音樂為載體促進友城青年文化交流與城市魅力展示。
記者了解到,截至2025年,“成都友城青年音樂周”已走過18年歷程。18年間,音樂周見證了成都國際友城“朋友圈”持續擴大,“三城三都”建設成效日益顯著,城市美譽度及市民幸福感、獲得感持續增強。截至目前,成都市國際友城總數247個,這些城市不僅與成都進行多元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同時也為成都的經濟發展、科技創新、教育合作等領域注入澎湃動能。
紅星新聞記者 昌娟
編輯 于曼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