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車行業一則重磅消息引發熱議——寶馬宣布與國內自動駕駛公司Momenta達成合作。
這一舉措迅速點燃網絡討論,不少聲音質疑為何寶馬未選擇聲量更高的華為,反而投向相對低調的Momenta懷抱。事實上,這背后折射出中國智能汽車賽道正在發生的深刻變革。
巨頭布局中的差異化選擇
奧迪與華為的深度綁定已結出碩果,雙方聯合推出的新車型成為德系車企本土化轉型的樣本。但同為德系的寶馬卻走出另一條路徑,選擇與Momenta共建智能駕駛生態。
這種看似矛盾的選擇實則揭示行業真相:在智能駕駛輔助領域,除華為、特斯拉FSD外,Momenta已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盡管特斯拉FSD因水土不服遭遇挑戰,但本土方案正以更接地氣的姿態快速成長。
Momenta:隱形冠軍的成長密碼
許多人誤將Momenta視作以色列企業,實則這是家根植中國的科技公司。其獨特之處在于采用深度綁定主機廠的合作模式,甚至與部分車企成立合資公司,通過技術賦能實現共贏。
這種務實策略讓Momenta在裝車量和市場占有率上持續攀升,豐田鉑智3X等車型的出色表現印證了其實力。試駕體驗顯示,該方案在高速場景的細節處理展現出顯著優勢,證明本土化并非簡單適配,而是深度優化。
華為雙軌并行的戰略版圖
華為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布局呈現兩條清晰脈絡:一是鴻蒙智行的智選車模式,通過問界系列的爆火快速打開市場認知;
二是HI模式,涵蓋極狐、阿維塔、深藍、嵐圖等多品牌合作。兩種模式各有側重,前者以整車智能化樹立標桿,后者則專注技術輸出。這種雙輪驅動既展現了華為的技術廣度,也凸顯其靈活的商業智慧。
多元競爭格局下的市場抉擇
當前智能駕駛賽道已形成多強爭霸格局:華為憑借鴻蒙生態構建強大品牌勢能,Momenta依托深度合作搶占裝機量,地平線、大疆等新勢力也在探索差異化路徑。
車企的選擇絕非偶然,寶馬選中Momenta正是看中其在本土化落地的能力。畢竟,智能駕駛的本質是用戶體驗,而本土化程度直接決定了功能適配度和使用流暢性。
市場終局:用戶的錢包投票
在這場技術競賽中,沒有永恒的贏家。車企的技術選型考量維度復雜,既有戰略協同的考量,也有成本控制的權衡。
但最終裁判權始終握在消費者手中——誰的解決方案真正解決痛點,誰的體驗更貼近中國道路場景,誰就能贏得市場青睞。正如文中所言,當各家都在講述技術故事時,老百姓用真金白銀投出的選票,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這場由寶馬引發的討論,本質上是中國智能汽車產業走向成熟的縮影。隨著本土供應鏈的崛起,國際車企與中國科技企業的深度合作將成為新常態。
在這個過程中,既有華為這樣的顯性領跑者,也有Momenta這樣的隱性實干家,共同推動著中國汽車智能化進程向縱深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