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至18日,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臨床醫學院)微湖燭火引航支教團抵達濟寧市微山縣,開展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活動以“啟智脈、承醫脈、續文脈”為主題,通過教育幫扶、文化傳承、健康科普等形式,助力鄉村教育振興。
出征儀式支教團志愿者舉院旗合影
出征儀式志愿者舉隊旗合影
“智脈”啟航:文化傳承潤童心
支教團創新開展“荷韻詩心”詩詞課堂,采用“情境教學法”和“項目式學習”模式,通過互動問答、情景誦讀等形式,帶領學生深度賞析《愛蓮說》等經典作品。在“魯課堂”上,志愿者們運用“文化比較教學法”,將微山湖漁鄉特色與儒家經典相融合,系統闡釋“仁義禮智信”的核心價值。博物館“運河文物尋蹤”活動則采用“探究式學習”方法,通過“謎底尋文物”等互動游戲,培養學生的文化認知能力。
“荷韻詩心”詩詞課堂志愿者與小朋友合影
“魯課堂”活動現場
“運河文物尋蹤”活動志愿者與小朋友一起探究文物奧秘
“醫脈”傳承:健康科普惠民生
充分發揮醫學專業優勢,支教團設計了系列特色活動。“藥香荷韻”課堂運用“體驗式教學法”,通過“蒙眼識中藥”等游戲,幫助學生掌握“四氣五味”等中藥基礎知識。“小中醫召集令”活動采用“多感官教學法”,讓學生通過視覺觀察、觸覺感知、味覺體驗認識橘皮、橘絡等中藥材的藥用價值。“健康大作戰”活動創新運用“情景模擬教學法”,通過自編情景劇和2D人體解剖模型演示,深入淺出地講解消化系統工作原理。
“藥香荷韻”課堂小朋友正在“蒙眼識中藥”
“小中醫召集令”“橘文化”志愿者與小朋友互動現場
“健康大作戰”志愿者帶領小朋友尋找胰腺位置
“文脈”賡續:紅色基因永流傳
紅色主題“紅歌會”采用“游戲化教學”模式,通過“擊鼓傳花”“歌詞接龍”等互動游戲,強化學生的集體記憶。傳統文化情景劇運用“角色扮演教學法”,通過嚴謹的“束脩六禮”拜師儀式展演和《大學》誦讀,生動詮釋“尊師重道”的傳統美德。志愿者們通過“情感教學法”,以細膩的表演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紅歌會”活動結束后志愿者與小朋友合影
本次支教活動系列課程創新采用“沉浸式體驗教育”模式,將“PBL項目式學習”“STEAM教育”等先進教學理念融入課程設計。不僅實現了“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塑造”三位一體的教育目標,更探索出“專業志愿服務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徑,為基層教育發展注入了創新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