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和結果,哪個更重要?
本周末,紐約曼哈頓中城,麥迪遜廣場花園劇院。
燈一亮,全場先響起西班牙語吶喊,再響起英語尖叫,最后統一成一句——“Xander!Xander!”
22歲的桑德·薩亞斯(Xander Zayas)踩著鼓點走上拳臺,心里默念的卻是:穩住,別浪。
這是桑德·薩亞斯第一次打世界頭銜戰,爭奪空缺的WBO超次中量級拳王金腰帶,對手是墨西哥重炮手喬治·加西亞·佩雷斯(33勝4負26KO)。
時間倒回去年六月,也是這個劇院。
桑德·薩亞斯只用10個回合完爆前WBO世界拳王特謝拉,現場萬人合唱《Despacito》,氣氛頂到天花板。
賽后他直接沖推廣人鮑勃·阿魯姆面前說:“給我世界拳王戰!”
而老爺子拍拍他的肩膀說:“小子,再等等。”
于是就有了后面兩場“壓力測試”:
打阿根廷勞模索薩——對手以前場均出拳70+,被他防到只剩40;
打德國不敗新秀斯波默——9回合TKO,對手被打得像姑娘一樣哭泣不止。
壓力測試結束了,WBO把薩亞斯升成1號挑戰者,然后準備讓他對決“雙冠王”塞巴斯蒂安·方多拉。
結果巴斯蒂安·方多拉把金腰帶往桌上一放:“我去和蒂姆·茨尤打二番戰了,拜拜!”
世界拳王戰突然空缺,薩亞斯從替補席直接轉正。
命運有時候就是這么不講道理:
4月份,他以為對手會是康維爾;8月份,康維爾被佩雷斯KO;
如今,他得先解決佩雷斯,再去想塞巴斯蒂安·方多拉。
“繞了一圈,原來終點線在這里。”薩亞斯笑說。
佩雷斯怎么贏的康維爾?
一句話:康維爾想硬剛,佩雷斯偏不,后手擺拳專打下巴。
薩亞斯看完錄像,給教練發了一條微信語音:“我不犯同樣的錯。”
教練秒回:那就用刺拳放風箏,別跟他對轟。
周六晚,比賽順序已經排好:
9點整,ESPN信號切進劇院,三場大戰連播。
壓軸的薩亞斯壓軸登場,預計北京時間周日早上10點半開打。
想熬夜的,備好咖啡;想起早的,定好鬧鐘。
賽前發布會,有記者問他:“如果贏了,最想打誰?”
薩亞斯沒按套路說“誰給的錢多打誰”,而是掏出一張便利貼:
上面寫了三個名字——方多拉、茨尤、小查洛。
“先把名字貼墻上,一個個打勾。”
最后一練結束,薩亞斯把拳擊鞋往包里一塞,回頭沖鏡頭:
“我從8歲練拳,就為了今晚。
紐約的波多黎各日游行我每年都看,今年我想把金腰帶舉在車頂一起開過去。”
說完,他戴上耳機,手機里放的是Bad Bunny的新歌。
“22歲,不想等了。”
故事講完,拳迷只需要記住一句話:
周末晚上,麥迪遜廣場花園,要么新王加冕,要么爆冷出圈。
薩亞斯自己補了一句:“我選前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